我写文章不喜欢修改,一般写完了就写好了,基本是一气呵成。写完也会从头到尾读几遍,但还是觉得没有修改的必要。直到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再这样下去,你迟早会被拍死在沙滩上》投稿首页被拒,有个小伙伴说“你可以修改的再深刻一些”。后来我自己读了读原文,又捋了捋整片文章的思路,在原文基础上删减整合,连文章标题都改成了《让我来告诉你:怎样才不被拍死在沙滩上,一浪更比一浪强》。再次投稿首页,居然通过了。这是坚持一个多月以来写的文章第一次上首页,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一种被认可的存在感顿时找回了些许自信,也重新认识到修改文章的重要性。
写完一篇文章我们要学会放眼文章的整体和全局,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个方面去考虑,看文章是否准确地反映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否表达恰当,是否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一、修正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决定着文章的思想价值。主题是否正确、鲜明、深刻,决定着文章思想价值的有无和大小。因此修改文章首先要在修改主题上下功夫。
从4月30日发布第一篇文章到现在,我也陆续发了29篇文章。但是至今只有一篇上首页,我反思后发现主题也比较正确,没有跑题偏题之嫌,也够鲜明,没有出现多个中心而导致文章无中心的情况。发现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深刻,一篇好的文章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随之文章发挥的作用才能够越大。
主题是否深刻,跟我们平时的输入有很大关系。有高质量的输入,才可能会有高质量的输出。平日里我们可以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点”来增加自己的输入,另外要多思考,学以致用。写完一篇文章,对主题反复推敲,力求改肤浅、平庸为深刻、新颖。
二、增删材料
对文章材料的修改,总的要求是把散乱的材料改集中,把臃肿的材料删精当,把空泛的材料改具体,把平淡的材料改生动,使文章的主题表现得更鲜明更深刻。
凡是有力地表现主题的材料要保留,要加强;凡与表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要删除,要调换。
这一点,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稍有写作经验都不会滥用材料,主要是材料的润饰和丰盈要下点功夫。
三、调整结构
好的文章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还要“言之有序”。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在构思时要理清思路,搭好框架,注意有序,而且在完成初稿之后,仍需在结构上做出调整,以求文气顺畅,机脉严密。
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深有体会,有时写完一篇文章,也常常把前面的段落或语句调到后面,后面的也会调到前面,整体读起来才更协调,更能反映主题。当然,文章结构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必程式化,可以力求创新,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有物,围绕中心思想就可以了。
四、润饰语言
即使具有深厚语言修养的高手,写作伊始,文字上的粗疏之处也在所难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的琢磨、推敲、修改润饰,才能得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我写完一篇文章会从头到尾读几遍,看用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否准确、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了;然后再看所用之词句是否可以更生动、形象、精美。虽然自己水平有限,也改不了几个词,大多数时候都是看看是否有错别字,但多读几遍多思考总没坏处。
修改一篇文章主要着眼以上四大板块,具体有哪些方法呢?如下:
一、如何找出文病
准确找出文章存在的毛病及其原因,是对症修改的前提。修改文章的准确途径:首先找出问题的症结——判明是非;然后分析其原因;最后再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找出文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阅读法、冷却法、求助法。
这三种方法也是我们平时用的最多而最有效的。
以前我不知道什么叫阅读法,只是写完一篇文章从头到尾读几遍,有时觉得没有必要修改,有时觉得语句不够通顺,衔接不够紧密,结构不够严谨,于是开始尽可能的改改改。
对于那些读完找不出问题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的,我会放置到第二天再看,常常还没到第二天,我的脑子里就开始对那篇文章有新的想法,再次阅读会发现原稿中的幼稚粗疏之处。没想到也是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冷却法。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提到了冷却法的运用,看来再能写再会写的“大家”也有摸不清头脑的时候啊!SO,当我们完成文章初稿不知道哪里不对劲的时候,可以先放一放,等脑子清醒了,再去阅读,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作为一名写作初学者,因受自身的学识、阅历、写作水平等的限制,文章往往难以尽善尽美。因此,文章写好后,最好请别人提提意见,因为旁观者清,容易发现问题。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一定要好好珍惜哦!就像艾明雅和十二,两个人志同道合做了N年的闺蜜。
二,增、删、改、调
这四个字主要是结合主题思想然后对文章材料、结构、语言进行审视,然后修改定稿。
拿《让我来告诉你:怎样才不被拍死在沙滩上,一浪更比一浪强》这篇文章来说,我在第三部分又加了一个小事例,因为我发现道理未说透彻、全面,材料不足,结构也有点残缺。又在第一个事例的长篇大论基础上删减了一些文字,主要是叙事太冗繁,且与主题关系不大。期间也改动了一些表述不太利索的词句,再读起来严谨多了。后来又把文章后半部分有些阐述道理或观点的句子调到了前面,紧挨事例,更具有说服力。整片文章改下来,再次阅读,比之前的就要深刻一些。再次投稿,上了首页。虽然阅读量不是很高,跟我之前的相比,确实在进步。给我继续走下去,带来了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会写文章,而是写完之后没有结合主题思想好好审视所写的文章。有时选题没问题,举例也没问题,但是所有文字综合在一起就是读起来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就是没有达到自己所想要表达的那个“味儿”
试着修改吧,写的文也会越来越好。
不好意思,班门弄斧啦,呵呵哒!
既然来了,留下个“喜欢”再走呗,鼓励我继续创作。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