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7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0月10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10.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替换掉“应该”
1、我对自己说的“应该”
我应该完成这周周计划中的所有任务。
替换:如果我能完成这周周计划中的所有任务会更好,但是如果周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或者事情临时有变,我也可以调整计划。这是我的权利。
2、要求他人做某事
今天下午上机课时对学生A说:“你的预习报告整体没问题,但是没有在数字后面加单位。你最好在正式报告中加上单位。”
心里有学生应该记得在数字后面加单位的想法,因为已经强调了很多遍了。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世上本没有那么多“应该”,但是很多人每天说出很多“你应该……”、“我应该……”,或者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心里不断地想各种“应该”。
什么是“应该”呢?比较典型的一个领域是法律,在法律上“应该”是义务,是约束我们的法律条款,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不做就会受到惩罚。另外道德义务、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上规定的义务也是我们要遵守的“应该”。例如,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给老人让座,尊老爱幼等属于道德规范层面的美德,虽然不像法律那样有约束力,虽然没有强制性的惩罚措施,但是一旦不去做,有可能被周围的人斥责,导致自己的形象受损,心情变差。
在法律上与义务相对的一个词是权利。权利是指你享有选择做与不做某事的自由,并享有选择在何时去做的自由,有时也被称为自主。权利值得被每个人尊重。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都混淆了义务与权利的用法。所以,当我们每次想说出“应该”二字的时候,最好先检视下:这是一个义务,还是一个权利?
【真应该vs假应该】
前面提到的法律义务、道德义务、合同约定的义务都是真应该,违反后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但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应该少,假应该多,多数情况下错把权利当做义务来用。
当自己认为很多事情别人“应该做”时,会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会对爱你的人熟视无睹。同时,这种“应该”也会束缚他人;一旦他人没有做到或者违反了你的“应该”,你自己可能会不开心或生气。
如果自己对自己说了很多“应该”,而一旦自己没有去履行,就会对自己失望。
如果他人对自己说很多“应该”,也是对自己的束缚。
【替换“应该”】
1、他人对自己说的“应该”,要分清楚这个“应该”是义务还是权利。如果是自己的权利,那么要勇敢地去告诉对方:XX是我的权利。我有……的自由。
2、当口头要求他人做某事时,可以用“最好”、“可以”等替换“应该”,只是给对方建议或者拜托对方帮自己做某事,而不是强制对方去做。如果对方不去做,那么他也是在行使他的权利。
3、当心中认为他人“应该”做某事时,用“如果……会更好”来代替“应该”。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我发现我每天对自己说很多“应该”,其实转念一想,这都是我主动选择去做的事情。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无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