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42周岁的生日,这个生日是我记事以来最最特殊的生日。
为何这么说?因为今天有好几个特殊之处。
其一,往年的生日很忙,要么是自己当学生时忙着早起开学,交好多好多作业,要么是自己当老师这二十一年来,忙着早起备课收作业,要么是女儿上学以来的开学第一天各种忙乱。而今天,没有了往日的忙乱,有的是不慌不忙地起床,做饭,看书,洗衣服。为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没过去,估计2月份开不了学了,这样的状况还得维持一段时间。
其二,往年的生日,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蛋糕,今年没有,因为绝大多数蛋糕房还没开业。但今年有妈妈送的羊肉馅儿,香香的,是从小区栅栏门递出来的,因为她出不来,我进不去。
其三,今天这个生日,回泰中自己的家取东西, 再回卧龙家园,要到单位开介绍信,否则,不准进小区。介绍信这东西总感觉是上个世纪历史教材上的东西,不曾想,在我42周岁的今天,竟需借它来回家。这个事儿,很有纪念意义。
其四,生日的今天,看了1983拍摄的《青春万岁》,该电影是根据王蒙同名小说《青春万岁》改编的。 看完之后很发人深省。
影片主要是讲:1952年北京市中学生夏令营的营火晚会上,年轻人围着篝火狂欢着。女七中高三学生杨蔷云热情洋溢地朗诵着赞美青春的颂歌,表达了共和国诞生后,一代青年的崇高理想和激情。影片的创作者在原著的基础上,抓住50年代初期中学生特有的青春美,写出了一群不同思想性格、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学生的神态风采,谱出了一曲社会主义的青春之歌。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部老电影,画面不清晰,声音不动听,但当我看到一群活泼纯真的学生载歌载舞时,我却忍不住的看完了,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忠实于原著,电影充满了激情,人物形象也塑造的非常丰满。
很值得一提的是,我能够从这些电影人物身上找到自己和同学或学生的影子。李春的霸道,不关心集体,杨蔷云的坦率,郑波的宽容和成熟,而我也从苏宁,呼玛丽身上认识到了某些学生精神的空虚。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回忆起了自己为学生时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人物性格,想起自己曾经的同学中有的像李春,有的像杨蔷云,而这一切都是回忆,青春的岁月已经逝去很多,留给我的只有珍惜,珍惜身边的家人,珍惜身边的学生,珍惜今天的生活。我经常发自内心的感谢自己选的教师这个职业,感谢我所教的孩子们,他们活泼可爱,阳光,热情,是他们给我带来了青春的气息,整天与他们在一起,或学习,或运动,或聊天,我也变得与他们一般,与其说是他们的老师,不如说是孩子王,带领着他们一起探索历史的奥秘,真的很好玩,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我亲爱的孩子们,青春是你们人生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希望你们都能珍惜这段美丽的时光,共同放飞美好的梦想!
尽管42岁的生日,没有蛋糕,但有孩子们微信群里的祝福,有中午某小孩打来的祝福电话,有家人的陪伴和祝福,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