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逢人说项
【拼音】féng rén shuō xiàng
【释义】
逢:遇到
项:指唐代诗人项斯
比喻到处说某人或某事的有点和好处
【出处】
唐·杨敬之《赠项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唐朝时期,江东年轻人项斯,字子迁,参加会考开始没有什么名气,别人拿他的卷子去给杨敬之看。杨敬之特别喜欢就作诗:“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没多久,他就被长安方面录取。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杨敬之(生卒年不详,生活于贞元至大中初年),字茂孝,排行八,世称杨八,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唐代诗人韦应物外孙,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中国唐代诗人。
唐元和二年(807年),登进士第,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815年),贬为吉州司户参军。长庆中,曾辅佐湖南幕。后累迁屯田、户部郎中。大和九年(835年),贬为连州刺史。开成二年(837年)春,起为国子司业。开成末,代郑覃为国子祭酒。太常少卿。后转大理卿,兼国子祭酒。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载:会昌五年(845年)三月,将回返日本,“大理卿、中散大夫、赐紫金鱼袋杨敬之,曾任御史中丞,兼令专使来问何日出城,取何路去,兼赐团茶一串”。会昌之后,其事迹未详,约卒于大中(847年-859年)初年。
杨敬之善文,早年著《华山赋》,描写华山之壮伟,笔意含讽,为韩愈、李德裕称赏,一时传布士林。韩愈、柳宗元以杨敬之比于贾谊、司马相如,足见推重。《全唐文》存其赋1篇,《全唐诗》存其诗2首、残句4句。在唐代文人中,杨敬之是并不多见的遗存作品极少而得后代选家重视者。
【例句】
张恨水《金粉世家》:我抱着逢人说项的意思,只要人家一问,我就把金太太的身世,对人说了,大家都不免叹息一番。
【近义】
赞不绝口、口角春风
【反义】
血口喷人、恶语伤人、造谣中伤
【用法】
用于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