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不能不想起杜甫。七岁吟诗,读书万卷的杜甫。
站在门口,大口呼吸这场雨带来的清新的空气,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这个季节,他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即兴写了这首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原来古时的成都,还有这么好听的一个名字。想来江船上的那盏孤灯,就是诗人自己点燃的吧。天下之大,竟没有光明之处了!只是这一盏孤灯,照亮了皇帝的眼睛吗?而后世千千万万的人们,内心却因为他更加明亮。少年漫游胸怀大志的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一生,竟是饱经忧患,贫病交加?
没有一个诗人更能比他伟大。也没有一个诗人,让人如此唏嘘!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个美好的理想,被现实击的的粉碎。
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采飞扬变成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哀伤愁苦!也许后人只能从他的诗作里窥见他的思想,还有谁这么关心百姓?还有谁这么痛心一个“别”字?还有谁这么贫病交加时,仍然念念不忘国事?
在湘江水的一艘小船上,他走了。
我常常幻想,那是怎样的一个消瘦的人?在荒凉的田野上,独自漫步。“浑欲不胜簪”的头发,一把稀疏的胡子,单薄的衣裳,妻子远在他方,因为战乱不得相见。只能“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抬头是惊飞的林鸟,远望是荒芜的田原,走到了江边,一声感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一声叹息,和他的人格一样,绝世独立!
他似乎从来不为自己考虑,只有一个妻子,从不风情;只有一个理想,家国天下,黎民百姓;只有几件长衫,一壶浊酒..................
今夜,是春天的第一场雨。
今夜,不能不想起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
也倒上一杯浊酒吧,也点上一盏孤灯,对着这窗外的风雨声,和他一起,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