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推理小说和侦探,也许你会立刻想到福尔摩斯。没错,这的确是推理界里被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柯南道尔把推理小说提升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后续的推理小说好像无论怎样都是模仿。
可是阿加莎不同。她塑造了一个与福尔摩斯完全不同的侦探形象——矮胖身材,八撇胡,并且上了一定年纪——这就是赫尔克里 波洛。没有帅气的颜值,没有才华横溢与风度翩翩,甚至没有好基友和死对头,但波洛向两边翘起的精心修理过的髭须和小小灰色脑细胞同样深入人心。
阿加莎,是的,她是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自她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出版再到最后一部《灯火阑珊》,共有八十余部侦探小说填充了她辉煌的创作生涯。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突破二十亿册。其中,《东方快车谋杀案》、《ABC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捕鼠器》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被多次搬上舞台与大荧幕,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光芒不减,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
于我而言,读一本推理小说是一个追逐的过程——追逐着线索,追逐着真相。随着故事的展开,内心迫不及待却又要沉着冷静,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开谜底的面纱。越是引人入胜,越是让人在急切与沉思中挣扎。
是了,看推理小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看到开头就猜中了结局,让人少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但看阿加莎的小说却从不会让我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她的小说本身就是经典。
若是把整个案件比做一副由众多碎片组成的拼图,那么每个人的证词、每一个物品都是一块碎片等待你去拼凑。碎块之间,可能颜色相近看似该放在一处,但实际却南辕北辙。可能也有那么几块显得很突兀,无论放在哪里都不合适。而它们,也许是令人忽略的事实,也许是经过了伪装的证词。只有拼对了最迷惑眼球的碎片,才能让真相显露于人前。
推理小说总少不了核心案件,而案件无非就是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对比起冷冰冰的作案过程,动机明显是更具人情味的部分。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强调的是动机推动案件发生。相比于侦查谁有作案的机会,更侧重于寻找谁有作案的可能。书中关于人性的种种探讨,虽然没有占据过多篇幅,但同样引人深思。正是形形色色的人才组成了我们的花花世界。在看似阳光灿烂的沙滩上同样有邪恶的阴影笼罩。在看似残忍无比的谋杀手法背后同样有令人悲痛万分的故事。在看似一连串巧合又充斥随意的案件诱因可能也只是出自一个蓄谋已久的私心。
阿加莎的书,少有暴力与血腥的场面,证据线索也交代得十分齐全,可以让人充分享受纯粹的推理过程。如果让我做推荐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罗杰疑案》、《无人生还》这四本。虽然,这四本我也没读全……图书馆虽有收藏,但始终处于外借状态,火爆的书,总是这样难求呢(微笑)。
那么,最后就预祝大家跟随侦探波洛的脚步,充分享受一个抽丝剥茧、拨开迷雾的午后时光吧。希望你也可以喜欢上阿加莎的书,沉浸在她的推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