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极是怪异,尤其家里生了女儿的,含辛茹苦将女儿拉扯大,待她结婚,便将她看作一盆水,抱在怀里依依不舍却还是狠下心泼了出去,越是泼得一滴不剩,越是心安理得。女孩的父母等泼在地上的水蒸发得没了影,却还在原地独自垂泪。那蒸发的水须用女孩一生的泪来偿还。
若是女儿到了试婚年龄还没恋爱,做父母的更是着急上火,拼了命地把自己的宝贝往外推。
“对象找同学也不错”
“怎么成天窝在家里,不出去怎么找男朋友”
“再不找个人都老了”……
他们一面毫不留情地驱赶女儿,一面又捂着胸口心痛不已,因为实在无法想象女儿嫁入别家,不再陪伴自己左右的以后。
可千百年如此,若非招婿,女儿在家留不得。至于“非留不可”的情况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只怕招来是非议论。自己再难舍,日子还不是得过,只是不再似从前那般热闹。
女孩结婚后若被人问起“你现在在哪儿”的问题,往往十分尴尬。回答“在家啊”,对方便追问“哪个家”,女孩会迟疑,隐隐的不适。回答“在自己家”,对方仍穷追不舍“自己的哪个家”,女孩无奈,回答“我的爸妈家……”或者“我的丈夫家……”
看起来她有几个家,实则没有自己的家!
若没有一个独立的属于女孩自己的房子,那么女孩结了婚便失去了家。丈夫的家于她叫婆家,而她住了二十几年的家于她叫娘家……
没有了家,女孩的心便成了无底深渊,总不能着地,总不得全心全意的踏实。
中国的女孩结了婚反而过得像林妹妹那样小心翼翼了。
宝玉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好比春风拂面;可一旦嫁了人,便成了处处斤斤计较的腌臜婆子,实在让人厌恶。
所有的女孩儿谁不愿意一辈子水水灵灵的?只是结了婚,不再是独来独往,不再能无拘无束,不再是一切想当然,唯有谨小慎微,渐渐地,脸上的喜怒哀乐都吞到肚里了。
如若夫妻感情和顺也罢,一旦起了争执,尤其不能大吵,否则,女孩儿往往无家可归了。
尽管眼泪已经淹没了她的心,可她的脸在所有人的面前仍要装作无常。
她的一生时常像戏子,唱一出出长而无奈的戏。
中国的婚姻并非“结婚”,女方叫“出嫁”;男方是“娶回”。从古便注定女方在婚姻中的依附关系。“一生一代一双人”只是纳兰的美好愿景。
如今是独生子女婚姻的天下,人们,尤其是婚姻中的女方,忽然意识到“结婚”比“出嫁”更贴合心意,于是有了“不接不嫁”等说法,不过是从形式上挽留女儿,自我安慰。但对比从前,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婚姻中的女方只记得自己是女儿和媳妇,却忘了从前的自己,没有多重身份压力时爽朗快乐的自己。
婚姻虽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但若婚姻中的男女主角不幸福,两个家庭再捏合也是支离破碎。小家尚且不存,大家何谈?
所以,结了婚又何妨?别只朝着人老珠黄奔,从前的女孩儿有多快乐,就要多用力地做回自己!
结了婚,我还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