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在这个鼓吹创意,艺术的时代,人们的认知观念中,认为设计过程更应该是艺术,是感性。人们倾向于把设计家定位为艺术家。把产品设计过程,定义为设计者直觉、艺术、美的表达过程。那么反思,该如何进行产品设计?
首先明确定义,什么是产品设计?即指代物质(虚拟)实体的创造。这些物质实体为适应其功能而提现出新的实际秩序、组织和形式。
**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茶壶,你会如何设计? **
在传统的茶壶定义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定义,但是我们对茶壶这个词联想到的产品形态会受限于是我们的认知经验。首先我们不能被茶壶这个文化中的概念局限住自己的思维,“茶壶”这样的概念是一种概括问题、简化思考的简明手段,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逐渐变成了一种范式,而我们设计的过程很容易将这种范式错当成一种标准。它从最初的一个简化思考的手段,变成了我们的成见。
我们把世界分成形式与环境两部分,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形式,使其试图与外界环境达到完美的契合。所以什么是完美的设计?完美的设计便是:形式是环境的事实,环境是形式的事实。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一个与环境完美契合的茶壶呢?
一种方式是我们将茶壶这种形式,所对应的环境要求都罗列出来,然后形式便是环境的补集。但是我们想想就知道,我们是无法将所有的环境要求都列在一个表上的。比如我们我们要描述茶壶的提手要方便抓取,除了我们基本的形状、大小、材料之外,我们还应该列出出把手的重力,密度,电荷数,黏度、硬度等等。但是我们无法列出所有环境的要求,能够使之成为一个茶壶把手的全部性质。
所以,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确定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消除设计的形式与环境之间矛盾的过程,** 设计的目的不是使之更符合,而是使之更没有不符合。**
在传统的茶壶演变史中,茶壶的传统形式可能几个世纪都保持不变,包含着形式的稳定性。只有在现存形式中出现了要求改变或者明显的刺激时,产品的设计者才会试图调整产品的形式来适应变化的环境。这样的每一次工匠的细小调整,都为了消除局部的矛盾,而整个形式在结构上始终是稳定的。或者可以说是,产品的形式借工匠之手缓慢的进化。
在过去的时代,环境变化缓慢,所以形式有较长的时间来消除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环境给形式留下了充足的时间来适应变化。而当代,环境的变化日异月殊,形式不断的调整,试图匹配与环境之间的契合,但是依旧无法追赶上环境变化的脚步。
所以当今的产品设计,依赖工匠之手的进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的需求。人们开始用更加复杂的设计过程来思考形式。所以,产品设计师越来越重要。
设计师中的流行观念是,设计过程依靠自己的直觉,远离逻辑,认为数字很冰冷、真正的艺术是一种感性美,习惯用直觉来决策,拒绝在设计过程中引入逻辑。但是现在的环境下,产品设计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严重超过了人的极限认知能力,需要做的决定数量也与当日工匠所做的决策数量不可同日而语。
** 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重担。**直觉所能应用的领域不断窄化,并且无法仅仅靠直觉去解决更为复杂的系统问题,比如设计一个城市。
知名建筑设计师Christopher Alexander说:「这个时代强烈需要能够综合把握实际世界的组织的设计师,但真正的工作却不得不交给天分不高的工程师,因为设计师把他们的天分隐藏在了毫无责任感的自命不凡之中。」
那么如何做决策呢?如何简化问题呢?如何用逻辑的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呢?让我们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
** 如何设计一个茶壶? **
首先明确茶壶的环境是什么,这个环境的需求是哪些?比如环境中的一个属性是在高海拔地区,可能形式就需要考虑需要适应高海拔的气压影响。另外一个属性是要能烧水,那么可能有需要加入新的形式考虑因素。明确这个行为的整体,将其分成可控的形式和不可控的环境。我们这里不能因为茶壶的定势概念陷入语言之网,明确需要的形式是这个环境的互补,而不是茶壶这个概念之物。
茶壶的设计必须使之符合其使用环境,我们首先罗列出设计中的主要困难。(其实这还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茶壶,更为复杂的系统可想而知)
1.它不能太小
2.不能提着烫手
3.不能容易失手掉落
4.不能难以放置在厨房中
5.不能不便往外倒水
6.不能倒不干净
7.不能让水很快变凉
8.不 能用太贵的制造材料
9.不能耐不住沸水温度
10.不能太难以从外面清洗内部
11.不能有不利于机器生产的形状
12.不能有不宜用价格适宜的金属来制造的形状
13.不能要求耗工费时的麻烦装配方式
14.不能被厨房的蒸汽所腐蚀
15.不能难以消除水垢
16.不能难以往里注水
17.不能在加热少许水时不经济
18.不能因为少数人很小的需求就提出一些难以用正常方式生产的特殊形式
19.不能有儿童或残疾人用来容易出事的复杂的使用方式
20.不能在水要烧干时没有警报
21.不能在炉上加热时摇摇晃晃
以上仅仅是21种我们需要考虑的困难,但是拿着这样的列表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所以需要将问题进行分类简化。我们将茶壶的形式分成以下子系统,然后将对应的困难归入相应的内部,以试图简化问题(以下仅仅是我的思考,你当然可以有你的分类)。
** 茶壶 **
- 功能
- 安全:2、19、20、21
- 生产:11、12、13+、18
- 使用 :1+、3、4、5、6、7、9、16
- 经济
- 成本:1-、8、13+、17
- 保养:10、14、15
上面的分类中,我使用了“+-”来表明互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1.它不能太小的要求",会同时和使用与成本相关,彼此之间呈现负相关。"13.不能要求耗工费时的麻烦装配方式",和生产和成本这两个子系统都相关,彼此呈现正相关。
下一步设计的问题便是试图解决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平衡问题。子系统之间,每个元素所描述的环境因素彼此独立,所以子系统的解便是所有子元素解的合集。即只要消除了子系统每个环境的不适合描述,便达到了子系统的内部平衡。
之后需要考虑的便是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制约问题,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从只知元素确定的集合来确定相关性的适合解决方案,考虑相关关系强弱,矛盾的层级,不断减小相关矛盾的层级,这里数学上的原理参考爬山算法。
最后求解出了子系统,然后各个子系统的不断合集,最终就是所求的形式,也即完成了产品设计。这样的产品设计方法小到茶壶,大到整个城市设计,原理都如出一辙。
最后在送上我改编的Christopher Alexander的一句话:
「一个精心设计的产品不仅很好地适合其环境,还能阐释其环境是什么,从而弄清它所提供的行为是怎样的。」
本文主要观点以及素材来源于《形式综合论》Christopher Alexander-华中科大出版社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