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开着玩笑,一开始为娃爸更爱谁“争风吃醋”。
我说“我老公,会给我买很多好看的衣服”
娃说“我爸爸会给我买各种我喜欢的零食”
我说“我老公挣的钱都给我。”
娃说“我爸爸会给我交学费。”
争来争去,娃有点急眼了,我看她那可爱的样子,乐的哈哈大笑……
娃说“哼!我去睡觉了,不陪你玩了”
我说“在陪陪妈妈吧,不然妈妈多孤单。”
她说“你有手机陪你就行了,不用我陪。”
我说“想让你陪啊,你比手机有趣多了。”
但是后面说来说去,最后我说了一句“我的手机可以帮我工作,可以帮我赚钱,你又不能……”
然后孩子生气不理我了……
你说我嘴欠不是,闹着闹着急眼了,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娃背对着我说“妈妈我不开心,你哄哄我吧。”
我说“是不是因为刚才妈妈说手机可以帮我赚钱,你不能所以你生气了?”
娃说“不是生气,是伤心了。”
我说“宝贝,对不起,妈妈不该那么说,妈妈最爱的是你啊!不然我用手机赚的钱都给你花呀,小傻瓜,刚才和你闹玩呢!”
“但是闹玩也不能那么说啊,多伤人心啊!”娃说道。
“好吧,妈妈知道错了,以后我们不这么开玩笑了,本来想逗你一下的,结果却惹你伤心了。逗你本意是逗你开心,结果我们两个却互相惹对方生气,这种方式不好,我们以后改正,好不好?”
娃说“好的,妈妈。”
然后静默了一会儿,我又想起来“开放性思维”和“任何事情都有可以肯定的地方”。
于是,想借这个机会教一下孩子。
我说“,你知道开放性思维吗?”
娃说“听说过,看过那个小视频,但不是很了解。”
“开放性思维就是换一种角度和心态去看待事情,看到可提升的部分,那像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原来语文课上是不是学过一句话,坏事也能变好事!那这件事怎么能变成好事呢?”
娃想了想说“增进了我们的关系”
“是的,真棒,这都想到了,通过这个事情让我们有机会心与心的对话。”
“还有吗?”
“我和妈妈说我伤心了,要求妈妈哄哄我。”
“是的,你勇敢的和妈妈表达情绪,说出自己的需求,这一点真的进步很大,很棒!”听我说完,孩子高兴的笑了。
“我们还总结了,以后不能用这种互相伤害的方式,要互相温暖,惹对方开心对不对?”
“嗯。”
“你能主动表达情绪,说出需求,这样的进步,这样的收获妈妈特别特别开心,再加上总结以后的沟通方式,我们是不是收获特别大。”
“是的,妈妈”
“现在我们从本来那件惹你伤心,导致我们不开心的事情里总结出这么多收获,用来提升自己,是不是坏事变好事了?是不是看到了我们可以提升的部分?这就是开放性思维。看待事情不能只看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它有利的一面,看到可以提升的部分,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和进步。”
“明白了,妈妈”
以资源的眼光看问题,都是资源。
希望在自己看似无心的沟通中,孩子学会更积极更乐观的看待生活中那些令自己不太开心的人和事,增强抗挫能力。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自信,感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