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这个词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说实话我没注意,好像突然有一天朋友圈多了各种打卡,就有很多人开始有这样的动态了。
自律,本意遵循法度,自我约束,现在大家更多的解析是自我约束,坚持规律的生活,学习规律,有自我修行的意思。
翻阅知乎,简书,百家号搜索自律,会出来很多类似《10条建议教你养成自律》《自律习惯怎样养成》这样的文章,无疑都是高点击率,高收藏率,我也曾收藏了不少类似的文章,可仅仅是收藏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作用。
所以到底怎样做到自律,我们曾做过很多种尝试。比如列一张类似于上学时的课程表,规定好11点睡觉,7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锻炼等等。
可是走出校园这样的计划想要百分百执行几乎不可能!
因为你无法预料,今早是否会堵车,明晚是否会加班,是否又可能有朋友约你今晚小聚一下。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我们这样的计划最后仅仅是一张漂亮的Excel表格。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朋友圈打卡。我的朋友圈就能看到跑步打卡,英语学习打卡,做饭打卡等等,最终坚持超过3个月的寥寥无几。
这种方式不像第一种那么精确死板,也不需要一天聚焦太多事,那么应该容易坚持下来的吧,可为什么失败率还是那么高呢?
认真分析这些案例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打卡执行了不到一个礼拜就中断了,有些是中断打卡更新,有些是中断计划执行。有人发朋友圈是为了逼自己,有人是为了炫耀,不论哪一种,不是出自内心自己愿意做的,就很难坚持。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怎样才能实现做到自律生活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在你决定要做什么事的时候,不要冲动,好好想想:这件事是你真的想去做的吗,为什么想做,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你是否愿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放弃一些享受,克服一些困难。
在所有问题都想明白的时候,再制定一个相对灵活的方案。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你再把当初做决定的那些问题回顾一遍,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放弃了。
比如你想要减肥,那就要管住嘴,迈开腿。当你忍不住想要点一杯奶茶的时候,好好想想这杯奶茶的热量,在身体里转化后能生成多少脂肪,长在肚子上,长在胳膊上,长在大腿上,恐怕你就没有心情喝下去了吧。
其次就是一口吃不成胖子,根据自身习惯,分解目标。
将你要实现的大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将小目标变成生活习惯。跑一万米不容易,但是跑2公里还是可执行的,不是吗?
我在怀孕初期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体重增长的目标,不超过20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将执行方案根据孕期早中晚来执行,在将每个时期的执行结果,分礼拜来监控。一开始只是调整稍微调整饮食,减少糖分摄入,当体重超当期目标时,我同时增加运动量,进一步调整饮食结构。就是这样不断检测阶段小目标达成情况,然后在原有生活习惯基础上微调执行方案,保证每个小目标的达成,最后的大目标也就顺利达成啦!
到宝宝出生我体重一共增长了12斤,卸货后就恢复了原体重,出月子,朋友都说我和没生孩子一样,不到三个月就穿着比基尼和老公来了一场美美的温泉约会。
最后一点经验就是,计划执行时专注一件事。
这个也很重要,前面我们说了把目标变成习惯,习惯了就不存在什么执行计划了,到点就困,到点就饿,你还需要去计划吗?
但是在习惯养成初期,却是我们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计划,执行与监督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很难同时完成几件高难度的任务,何况这些任务还需要我们跳出舒适圈。所以先专注一个目标吧。
如果你打算业余时间学英语,跑马拉松,不要心急先专注一个。先专注马拉松练习,先跑2公里,再跑5公里,再加到10公里,当你开始享受跑步的过程时,就可以把耳机里轻松的音乐换成英语听力啦,这时你就只需要专注英语学习啦!
把自律变成习惯,别人眼中的了不起,就是你的日常生活,自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