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与现在正在上本课程的一位同学在网上随机配对成一个小组,你不知道他/她是谁,他/她也不知道你是谁。你会从教学小组获得100块钱。
请问你愿意分多少给这位同学?
有很多人会说零,我既然都不认识他,为什么要分钱给他,可能也有很多人会分大概50块钱,他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公平的数字,很少有人会分超过50块钱。
实际决策是什么样呢?在一个早期的关于社会性偏好的一个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中,有下图这样的结果,横轴代表你拿到的钱数,在这个研究中是五块钱;纵轴代表你分配的所有的每一个钱数的比例。
实验结果
30%-40%选择一分钱不给;
60%-70%选择给一些;
大部分给1块钱
一部分平均分到2块5
总的来说,在这种非常干净的实验室的环境中,你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显示出了一定的利他倾向。
在行为经济学中,把这样的一个分配的游戏叫做独裁者游戏(dictator game)。在这个独裁者游戏中,一般认为它衡量的是人们纯粹的利他主义倾向,利他主义倾向在实际中一般和人们的捐款行为联系在一起。
再深入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
虽然你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是你知道老师能够看到你的分配,那么这时候你会不会因为你的面子象征性的给一点?
如果这个钱不是老师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因为课堂成绩好获得的奖励,甚至于就是你口袋里的钱,你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
我们通过这个例子可以想象到社会性偏好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偏好,可能一点点简单的情境变化就让你的行为作出非常大的改变。行为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所有的非常细小的,细微的动机都条分缕析,在实验室的环境中,或者是在实际的环境中,一条一条的区分开来,针对不同的动机,我们知道会有不同的行为,因此会进行不同的策略设计。
第二个问题,假设还是在同样的情境下,
想象你与现在正在上本课程的一位同学在网上随机配对成一个小组,你不知道他/她是谁,他/她也不知道你是谁。你会从教学小组获得100块钱,你可以选择分N块钱给另外一位同学。他/她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如果接受,则按照你的决策来分配;如果不接受,则你们两个人都拿不到任何钱。
这个决策比刚才的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两个人之间的博弈,是一个标准的博弈环境,即你在做你的分配决策的时候,你必须考虑到第二位接受者他的角色是什么样,所以现在让我们先代入第二位接受者的决策,来想一想他会怎么做。假设现在你是第二位接受者,假设第一位分配者在100块钱中给你分了1毛钱。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完全自私自利的人,你可能会想,如果我接受可以得到1毛钱,如果我拒绝,1毛钱都得不到,那我肯定会觉得接受。
但是我们来想一想,如果你的课程上的同学给你分了1毛钱,你会觉得有点憋屈,你会觉得有点不公平,那你现在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概念可能就是不公平,我们同样都是参加这个课程的学生,为什么你就只分给我1毛钱,因此,你可能会觉得非常的愤怒,我即便不要这1毛钱,我也不希望你拿到99.9,所以我会选择拒绝这个分配方案,这就是我们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你是第一位分配者,你能够预期到第二位分配者的行为,假设你认为第二位分配者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会接受1毛钱,你自己也是自私自利的人,可能就这么分了。假设你认为第二位决策者对公平有一定的敏感度,即他对不公平的分配有很大的厌恶,因此他会拒绝不公平的分配,你可能会多分配一点给他。再进一步,你自己是一个具有利他主义倾向的人,你会相比自私的人分配的更多,因为你考虑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决策,也考虑到希望你和他人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公平的状态。
那实际的决策是什么样子的呢?
实验结果
没有人分0了;
很多人都得到了2块5;
大概1/5的人会拒绝0~2.5;
可以看到这个图跟之前的独裁者游戏不同,没有人分配零了,所有人都意识到如果自己分配零或者是只是一点点,对方可能会拒绝,因此大部分人现在都分配的是所谓的公平的两块五这个数字,而他们的预期是对的,因为在实验中大概有1/5的人会拒绝在大于零,但是小于两块五之间的所谓的一点钱但不太公平的分配。这个游戏,在行为经济学里面,叫做最后通牒游戏(ultimatum game)。
这个游戏一般会用来衡量人们对不公平的厌恶程度,即人为了追求公平意愿牺牲多少自己的利益,或者认为什么样的分配是公平的,更准确来说,它其实衡量的是分配者猜测的别人对不公平的感知度。
黑色柱子表示独裁者游戏的分配的分布情况;
阴影柱子表示最后通牒游戏的分布情况
共同:分配者的利他倾向,或者不公平的厌恶倾向在两个游戏中应该都是一样的;
差别:分配者认为的接受者的不公平厌恶程度导致了他们分配的增加
把独裁者游戏和最后通牒游戏的结果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到这个图形里仍然是分配五块钱,黑色的柱子表示的是独裁者游戏分配的比例,灰色的柱子表示的是最后通牒游戏分配的比例。明显的看出,最后通牒游戏的这个改变,使得人们系统性地增加了自己分配给另外一个人的钱数。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分配者自己的利他主义以及对不公平的厌恶程度是一样的,所以分配的增加是来源于他猜测第二个分配者对这个不公平的感知程度。所以从这个简单的游戏中可以看到,在社会问题中,如果你允许接受分配的人做出决策和反应,那整个分配会变得更加的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厌恶和所谓的利他主义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公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些人认为一半一半就是绝对的公平。但是假设你非常辛苦的挣到钱,而另一个人什么什么事情都不做,却要分一半给他,你会觉得这公平吗?或者从高考的例子来说,可能大部分都会认为学习好的高分的同学可以上清华北大就是公平的,但是我们也认同招生策略要更多的向农村进行一定的倾斜,这也是公平的。所以我们看到公平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具有情境性的概念,大多数时候人们选择的公平概念是对自己有利的那个公平概念。
公平在不同的跨文化社会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
在这篇文章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 15 small-scale societies中,作者研究了15个,主要是南美和非洲的小国家,以及小的社会的人们的对公平的感知程度,让这些国家的人玩最后通牒游戏。我们看到右边的图描述的结果,右边的横轴代表的是分配的一个比例关系,如果是在中间的话,就分配了50%,纵轴代表的是不同的国家。每一个点的大小,代表的是做这个分配的人的比例是多少,那我们看出来,实际上不是所有的社会都认同一半一半是最公平的分配,有些社会甚至认为20%他们就已经可以接受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不同的社会会对公平有不同程度的感知?作者系统性的分析了非常多的因素,最后他们发现有一个因素非常的显著,也就是这个社会市场化的程度,如果市场化的程度越高,他们认为50%是更公平的一个概念,且他们对不公平这个业务的程度也就越高。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市场化交易本身可能可以协助产生公平的概念,因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公平交易的概念,所以他不是靠着权威,而是靠着公平。
那在现实生活中,利他主义和对不公平的厌恶到底有什么影响?
现实生活中,利他主义往往被用来解释很多公共策略的动机之一,例如我们有个人所得税,高收入的人会有一部分税收转移支付给低收入的人,我们还有医疗保险,去帮助那些低收入,没有保险的人。所有这些策略的设计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的一条动机就是人们认为这样是一个更公平概念。
其次,很多所谓的慈善行业也是主要依赖于利他主义,当然慈善捐款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但是利他主义往往被认为是其中非常主要的一种动机,因此很多募捐行为都跟利他主义具有相关性。
不公平厌恶,影响会更为广泛。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价格粘性,人们发现价格事实上不像模型预测那样非常及时地调整,因此会产生很多不公平厌恶的问题,其中的一个解释,就是人们对价格公平与否非常敏感,如果你要涨价,消费者会认为这个不公平,因此就不买你的产品。
另外在工作情境环境中,我们都知道工作时间越长,工资会慢慢增长,但实际上如果衡量人们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快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员工的工作效率是会降低的,如果严格按照模型,我们会说,你快到退休的时候,工资应该要下降,但是因为人们对不公平的这种损失的厌恶,会认为如果你工作了那么长时间还给你低工资,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感受。因此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工资都是逐渐增长的,几乎很少有下降的情况,这可以来解释很多时候为什么企业的工资并不是利润最大化的工资。
小结
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很多时候人不是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会呈现出复杂的社会性偏好
社会性偏好中的利他主义和不公平厌恶被证明广泛存在,且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