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街边橱窗里的高级时装,是巴黎铁塔下的恋人拥吻,是托盘里精致的马卡龙,是《午夜巴黎》中文学与浪漫并存的城市,是法国同事那带着法语腔的英语,还是那句je t'aime。
如果你以为我要写法国的旅游,人文和美食,那可能要令你失望了。毕竟我没去过啊。
但如果你想了解作家,文学与城市,或者只是想看看有什么书推荐,那么请继续看下去吧。
法国作家
关于法国的一切似乎都与浪漫有关。就连说起法国,空气里都似有若无地漂浮着淡淡的香水味。法国作家笔下的故事就仿佛晕染了这个国家的特殊情怀,一字一句都带着法兰西的缩影。
- 马克·李维
马克·李维并不是我接触的第一个法国作家,但却是很喜欢的一个,强烈推荐。买下《伊斯坦布尔假期》并不是冲着书幅上写的“最佳愈疗小说”去的,纯粹是因为女主角是调香师,而简介又很有意思,于是买下了它。一度以为我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也是可以做调香师这么浪漫的工作的,结果现实已经不能用骨感来形容了,简直是骨瘦如柴。
之后又看了《在另一种生命里》,《第一日》和《第一夜》。《第一日》和《第一夜》是上下两册,略有点像丹·布朗的悬疑小说,但两个人的写作风格都浸染了一座城市的特点和气质,因而大有不同。
马克·李维的小说多带有瑰丽的色彩,浪漫且柔和,轻柔却不失吸引力。每一个故事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探索,对爱的深层挖掘,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段奇幻的旅程。上述我列出的四本书都是带着美妙的想象,以一个浪漫的心态进行的伟大创作。尤其是《第一日》和《第一夜》这两本小说,结合了生物,物理,化学,考古,天文等科学事实和基础,低调奢华有内涵。
而丹·布朗的一系列小说都是以符号学为基础,诸如《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失落的秘符》,《地狱》等等。故事结构紧凑,每一步都扣人心弦,争分夺秒,就像美国这个国家给人的印象一样。主角兰登博士在每本书里都会和一个女主恋爱,到下一本书里又换了另一个姑娘。来去自由,居无定所的爱,也毫无牵绊。他的故事偏重事实的揭露和理性的呈现。而马克·李维的所有故事都是为了揭示爱,所以也不愧为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
-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建立在回忆,想象和虚构之上,旨在唤起对美好岁月的记忆。他得奖后我也趁热买了两本《戴眼镜的女孩》和《青春咖啡馆》。前一本更像绘本,很多彩图。后一本才更像有意思的小说。看《青春咖啡馆》的过程就像在破案,抽丝剥茧,通过每章节不同人物的描述勾勒出女主的形象和性格。这是个很有趣的方式。他的风格是偏闲散,缓慢的,带着一杯咖啡的热气淼淼和晕开的香味带你走进一个故事,一个回忆,一段过往和一个想象。
高中的时候还看过几本法国作家的书,但都已经印象模糊了。最深刻的是ELLE杂志总编辑让·多米尼克·鲍比写的《潜水钟与蝴蝶》。在他生命最艰难的时刻写下了这本带有法国气息的回忆录。内容已完全不记得,留给我的只有山里人家袅袅炊烟的那种朦胧感。
日本作家
之前小p问我有没有东野圭吾的书推荐,他想在日本买原版书。我脑子里立马冒出来《解忧杂货店》,虽然我并没有看过。话说回来,上一次看日本作家的书似乎还是...初中或者高中?久到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最早接触日本作家的书应该是小学。那个时候是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馆的女老师很喜欢我。有什么新书或者我喜欢的书总会留一本给我。所以那时候得了很多便利。
我看过的日本作家的风格大体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清新治愈,一种是玩侦探心理。
小学的时候看了很多清新的日本作品,具体名字已经不记得了,是一套书。从一个日本女初中生的视角描写她和她的朋友,家人以及学校的故事。干净纯粹清新的日式风格,这是我对日本作品的第一印象。后来图书馆每次进了新系列,那个女老师都会告诉我。
上了中学就看了很多探案类的书,比如大名鼎鼎的横沟正史。《女王蜂》,《本阵杀人事件》,《金田一探案集》等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相比之下,福尔摩斯什么的根本就不算恐怖。日本的侦探故事是赤裸裸的心理战,就算隔着书页,透过那些铅字,你也还是能感到那种毛骨悚然的气氛,仿佛背后正有一双眼睛盯着你,千万别回头!而欧美的恐怖故事更偏向于暴力恐怖,就是要打的你血脉喷张,撒腿就跑。(初中后半段开始迷上青春文学和各种清穿小说,大家都懂的,就不说了。)
以至于虽然高中的时候看了黑柳彻子的书弥补了那点心理恐怖的创伤,但后来还是不太敢看日本作家的书,实在因为画面感太强。到现在都未能接触川端康成,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这些很有名的日本作家的书,不得不说遗憾。可能过段时间会重新接触日本文学。
日本的清新治愈和心理恐怖仿佛是一座天平的两端,不能说哪个更好,只是各取所需。
其他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张爱玲,王安忆的作品带有市井和生活的气息,这与她们在上海生活的经历有关。德国作家伯恩哈德·施林克的作品又比较严谨,擅长推理。他的代表作是《朗读者》。卡勒德·胡塞尼在阿富汗出生,早些年看《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的时候尽管可能理解不够,但还是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他笔下的人物与生活都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艰难的挣扎,又在这种痛苦中寻求未来无限的希望。
所以说作家的风格往往浸染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髓,观一隅而知全貌。如果未曾有机会远游,那么了解一个国家或城市,不防先从阅读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