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时候,互联网营销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说流量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用户思维时代,互联网营销要更多地注重用户思维,从用户角度出发去制定营销方案;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互联网营销仍然以流量为主,因为只有有了流量,才有用户,有用户了,才能做内容变现。
我个人更偏向于流量为主的说法。纵观整个中国互联网营销历史,流量一直很重要,网站的流量越多,越说明这个网站有影响力。很多商家会邀请明星大腕来提升自己的流量。2018年意外走红的“锦鲤”流量,在网络上掀起了转发配有“锦鲤转运”“锦鲤祈愿”“锦鲤保佑”“锦鲤还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也体现了流量是互联网营销的关键角色。
那么,我们从哪里能找到流量呢?互联网流量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流动的,相反,流量先后经历了多次迁徒。我们将这几次迁移分为三个晨:PC时代,移动端时代上半年,移动端时代下半年。
PC时代
在早期的PC时代,流量集中在两类平台里,第一类是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百度、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这类平台提供搜索引擎,新闻、供求、产品、展会、行业导航、招聘等信息服务,特点是信息单向性传播,吸引了大批早期的流量。
第二类是社区论坛和交易网站。实体店搬上网络,大量交易平台上线,如淘宝,京东,天猫,亚马逊,卓越;同时,社交平台陆续出现,如人人网、校内网、天涯论坛、QQ空间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聊天、交友、买卖东西,流量之间开始出现互动交流,各大平台开始“圈地”,囤积流量。
移动端时代上半场
PC时代过后,互联网进入移动端时代。
在移动端时代的上半场,流量被转移到微博、微信、抖音这些移动端公域载体里,这一时期简称 “两微一抖”。微博催生了强大的内容电商,涌现出很多大V、明星、导流;微信依靠微商模式和公众号也抢占了大部份流量;而抖音抓住了流量视频化的需求风口,以其低门槛的视频实现优势,成为商家做短视频以突破流量升级瓶颈的首选培养了大批网红。
这一时期的流量最终都流入了微博、微信、抖音这些流量巨头里,这一时期的流量被称作“公域流量”。几乎各行各业的人都聚集在这些公域平台里,从行政单位到民间企业,普通民众到明星大咖,市井小贩到学术专家。在这场流量争夺大战中,粉丝经济成为主角,“流量为王”深入人心。
在流量争夺战后,互联网经济进入移动端下半场,流量悄悄出现私域化现象,我们称之为“私域流量”。
移动端时代下半场
2019年上半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私域流量”。所谓私域流量,是和公域流量相对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可以被自由反复利用,无需付费,又能随时触达,被沉淀在公众号,微信群,个人微信号,头条号,抖音等自媒体渠道的用户。相对淘宝,京东,百度这些公域流量平台,私域流量属于商家的“私有资产”。
大量商家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因为私域流量有精准,粘性高,便宜的优势,对比以往公域流量获取后就被一次用掉,私域流量可以被保护起来做多次利用,反复变现开发。
在这个过程中,社群成了商家搭建私域流量的关键载体,很多订单其实是从社群上转化过来的。商家在各个平台上寻找粉丝,引导入群,最后通过活动将流量带入“私域流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