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与人交往,特别敏感的人,也可以叫玻璃心吧,所以平时在与人的沟通、聊天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态度,因为我想如果我发出的是善意而温和的话语,那回应我的也应该是。但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看似很小,却戳到了我敏感的玻璃心,让我在“能不能好好说话”这件事情上,想说两句。
发脾气是你的权利,但接住你的脾气不是别人的义务
我和同事艾米平时关系不错,很多人都说和同事很难做朋友,但我觉得我们的关系比单纯的同事进一步,离闺蜜又差那么点。即便是这样,我觉得工作上能有一个对自己没有排他性和攻击性的同事,还是很珍惜。
然而就是这样若即若离的关系,依旧需要用心经营,因为语言有时候很暖人,但更多的时候它带着利刃,刺疼人也是分分钟,特别是当里面掺杂着不知道从哪里积攒来的坏情绪时。
发脾气是你的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要容忍你、体谅你,兜住你的情绪,并笑脸相迎。
有一次,因为艾米手头工作比较多,从大清早她就显得比较烦躁。期间,有同事来办公室借东西,我们寒暄了几句,又兴起聊起了别的,就在这时候,正在工作的艾米特别不客气的吼了我一下,说:XX,我觉得你每次说话声音都特别大,像在菜市场。当着别的同事的面,我觉得脸上特别挂不住,但又自觉理亏,毕竟人家在专心工作,可能真的打扰到她,所以满含抱歉,并笑笑说,好好,我们声音小点。可是过了一会,她去拆包裹,电话响了,而此时电话的旁边其实还有另一个同事,而我也确实没有听到。这时候,正在拆包裹的艾米又特别不客气地说,“XX,你没听到电话响吗,都不知道接一下,没看见我正忙着”。如果只有一次这样的不客气,我觉得都能忍,可是这么一二再的,我顿时怒火中烧,当场就想怼回去,还是那个和我正在聊天的同事,对着艾米半开玩笑的说,你是不是对XX有意见,艾米居然还有些着急的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后来那个同事也悻悻的走了。整个早上,我心里都很不舒服,也无法掩饰,全表现在脸上。不知道艾米是真的觉得那不是事,还是她是一个能明知有事还能当没事的人,继续和我搭话,而我一点都不想理她。中午本来是一起吃饭,我也早早吃完,离开那个圈子。
平时工作中也会面对别人言语上的不敬和“攻击”,多数时候我都忍了,可是这次我不想忍了,因为我发现,容忍是有惯性的,你忍了这次,别人觉得你就应当忍很多次;你没有因此而生气,别人就觉得你也不应该因这次而生气。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必须兜住你充满情绪的语言,更没有人是你想怼就怼,想说就说的,对家人、爱人、子女不能,对朋友、同事更不能,因为与后者的关系,更为脆弱,可以说断就断。
有时候,面对别人的尖峰利语,我经常不知怎么接,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想到该如果回怼,往往懊恼自己嘴太笨。可是多次之后,我想开了,如果能驾轻就熟的应对任何人的言语而不吃亏,那就不是我了。不会回怼,那就选择躲开。
让别人认真了的玩笑就不是玩笑
有没有这种情况,有人跟你开了个你不能接受的玩笑,你生气了,可是别人却说,我开玩笑的,你还认真了。有多少人打着开玩笑的旗帜,却做着伤害家人、朋友感情的事。
我们公司有自己的食堂,中午吃饭,特别是打面条的地方经常是乌泱泱一堆人,打饭位置需要稳、准、快,有一次好不容易到我了,我专注捞面,这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个声音,XX,你捞完了没,是不是在家没吃过面条啊?周围等着打饭的人都笑了,那一刻,我发誓不再与这个同事有半点瓜葛,她这个玩笑娱乐了别人,可是伤害了我。后来,饭桌上,她自知玩笑开过了,推搡我说,刚才跟你开玩笑的。我没好气的说,我家就是穷,连面条都吃不起。
很多人爱开玩笑,特别是在众人都在时爱拿别人开玩笑,其实就是享受玩笑当下所引起的笑声,显得自己是个幽默的人,可是他不知道玩笑本身一定有个被愚弄的对象。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你还认真了,玩笑都开不起”而怀疑自己,其实换做对方是那个被开玩笑的人,估计他早都气的跳脚、骂街了。
发脾气前,把自己劝一劝
前一段有一位叫陈美龄的妈妈,因为培养了三个毕业于美国顶尖名校的儿子,而被大家熟知。看她的采访,从她的言谈和对孩子的教育态度,看的出她是一位非常温柔的妈妈。普通家庭,养育一个孩子,面对家务、琐事,大部分妈妈都烦躁的要命,何况这位陈美龄妈妈要抚养长大三个调皮的儿子,她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该达到怎样的地步。去年的《妈妈是超人》节目邀请了胡可和她的两个儿子参加,有一期,胡可带着两个儿子包饺子,二儿子因为年纪小,把面粉、肉馅儿弄得桌上、地上到处都是,大儿子因为弟弟的捣蛋试图教训他,两个人就当着妈妈的面这么干起来,顿时哭声、喊声一片。面对这样的情景,多数妈妈都会崩溃,擀面杖一挥,大喊住手。但是胡可先是示意两个孩子住手,然后语气平和的给他们讲道理。后面的几期,她面对两个儿子的顽劣,依旧表现的很平和,而相比同期上节目的包文婧,胡可显得更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而在她教育下的儿子也因为暖心、男子汉被众多观众喜欢。
妈妈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面对孩子天性上的顽劣,当妈妈的如果只是一味怒吼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变得对什么事情都畏首畏尾。母亲容易暴躁,孩子就可能多焦虑。
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问题孩子却越来越多。面对强大的社会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多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变得不耐烦、烦躁,仿佛孩子就是孩子,可以对他们喊、对他们吼,很多时候,父母不自觉的把工作和人际交往里的情绪借由孩子的不听话、不乖爆发到孩子头上。有的夫妻之间也是,把很多来自外界的情绪发泄给对方,导致夫妻关系越走越远。
言语和情绪是心最直接的表达,你的心对对方再好,如果表现在言语上,是愤怒、是抓狂、是怒喊,那么再好的心别人也看不见,慢慢的,也会变得对方越来越不想看见。恶语一出,覆水难收,如箭在心,难以复原。可能就是那么几秒钟,当情绪一泄而出的时候,把自己劝一劝,让自己静一静或者深呼吸,换一种表达方式,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
很多时候,脾气发了,可能一时的火泄了,但是其实心情并没有缓解多少,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伤害了我们爱的人。
最近看到很多火遍朋友圈的文章,都是关于要怎么好好说话的。很多人转发并附上评论,说明很多人都被不合适、不适当的语言“伤害过”,也“伤害过”别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与人的交往和对话中,不管是对家人、朋友、同事,好好说话显示着一个人对人的态度、也体现着他对情绪的控制和管理,往大了说,好好说话,是一种修养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