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发现自己有件很“擅长”的事儿,那就是“对未发生的事情存在一种提前预见的忧虑”,而且这种预见通常都是非常悲观的,好像这种预见的未知是为悲观而生。
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很享受拥有独自空间的时刻,这个时间里我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写写感悟,在那个当下我会觉得一切都是非常美好自在的,然后紧接着潜意识就有另外一个声音在说:“好好珍惜现在吧,以后有了孩子可就不会这么清闲了,人生能为自己而活的时光不多,一个家庭生活充满着无数的未知,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横生而出”让那个当下的我立马就变得忧虑起来。
然后发现有时候你越是回避的东西越是会找上门来,越逃越无处躲藏。
当有了自己的家后,就会越来越有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安全感”在这个安全范围内时间空间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舒适的,一旦有人打破这个范围就会就得不自在。
最近婆婆带着哥哥家的小孩子来家里住,小孩儿的世界真的是个无厘头顽皮的世界,什么东西一不留神就弄坏了,想要清净的坐在沙发上看书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手机刷个朋友圈也基本不行,世界要想安静只能等到孩子睡着,仿佛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已经让我提前看到有了孩子的生活,那种我所渴求的另外一个精神世界已经提前崩塌,害怕婆婆多想我大部分的时间基本都表现出一切很自然的感觉,然而内心是拒绝的。
我固执的害怕周遭的一切打乱我原本有规划的时间,甚至常常想,其实一个对精神世界极度追求的人似乎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儿,这样的人往往寻求独立的空间会更多,面对家长里短总是刻意回避,敬而远之。
然而这时候似乎又有另外一个声音在说:“你其实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的”,面对所出现的问题我第一个反应总是先全盘否定,然后开始逃避。却从来不去想如何解决,如何化解这些可能出现的矛盾。
此刻,我像条缺氧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