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十六则: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直译: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庄子心得:
论语中越简单的字句,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句论语是学而篇最后的一则,其内容与第一则最后一句相呼应,主题是“我”,关于知我、已知。
知我。几千年,多少人感慨“人生得一知己,难矣”。所谓的知己,那就是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现实中,多少人感慨自己的才华、学识、能力不被赏识,自认为缺少发现自己才能的那位伯乐,那位知己。更有甚者,不少人把知己理解成自己身边人没有一个能理解自己脾气,包容自己个性,不能设身处地的朋友。然而,孔老夫子几千年前,就告知我们不要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即使不了解自己,也不要怨恨。
这一点,也许道理是通的,但做起来确实困难,于是多少人孤独一世,遗恨一生。然而,那有怎样呢?
孔夫子接着说,“患不知人也”,这才是真正的关键。从以“我”的中心转移到别人,而不是关注自我,更多是己知。这需要很大的胸怀,尤其当别人跟你唱反调时,你依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那是君子呀。更为重要的是,当自我中心转移时,你的内心不再只是自己,而是他人,以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别人,去和周边的朋友友好相处。
若是真正能欣赏的眼观看别人,那那个“别人”一定是认为你是他的知己。这样无穷扩散,还有那上面那么多的遗憾吗?因为彼此都是互相理解,互相欣赏。
所以这句如果反过来,或许更有意思,因为中心是他人,之后才关注自己。难的不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自个放下身段,真正地先去了解别人。知己不难求,难求的是你提前让别人把你当知己,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