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读书有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作用,会让一个人发光,发热,充满暖意。
在抗日战争中,香港沦陷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日本在香港经济上实行管制,食物实行配给制度,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情况堪忧。然而在这国民危难当头,温暖的故事,依旧在身边上演。许定铭在他的文字中这样写到:一个旧书店的老板告诉他,在这段时间里,叶灵凤先生每天黄昏时候都回来到书店,提着火水灯摸着书架慢慢选,就算书要的少,也总给他们五斤米的粮票。他这种习惯是风雨不改,每天必到。表面是买书,其实是日日为他们送粮。
小屋的外面是水深火热的乱世,炮火连天,风雨飘摇,暮色苍茫,这位流寓港岛的文士,慢慢地抚摸着这些书籍,好一幅书与人的相看相依的画面。叶先生当年是落难香港,本没有多少财富,却依旧惦记着小店老板一家的饥饱,这样的温情,无怪战争过后,老板每逢顾客来,都要讲述一番。在叶先生自己看来,也就是区区的五斤粮票,而对小店老板讲,那便是全家人的性命啊。一个人的善,不仅仅是自己腰缠万贯时,可以拿出一定的财富去救济别人,更为深重的是,当自己逼近一无所有的境地时,仍旧有帮助他人的心,看似平淡的举动,却是燃烧在别人心中的一把火,点亮了被帮助人的生命。
这样的场景,有些似曾相识。在上面故事发生后的十年后,一个发生在大西洋东西两侧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如果你读了《查令十字街84号》,就会想起汉芙和弗兰克长达二十年的书信故事,而书信的主题不是两个情人的谈情说爱,而是唯一的介质——书。因为书这个共同的爱好,让两颗远隔重洋的心以书信的形式见面,他们的一生没有见过面,但是感情里的真挚能够打动每一位读者。尤其是在英国战后物资匮乏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濒于崩溃,甚至食物也采用了配给制。善良却不富有的汉芙想方设法的为弗兰克一家以及店里的店员邮寄生活物资,如罐头,火腿以及烤饼等,甚至会为了他们准备物品而耽误自己的日常采购,因为汉芙作为一个不太知名的作者和编剧,她也有对生活的各种浪漫畅往,比如出去旅游或者买一件心怡的衣服什么的。但要命的是,在她这本书大火之前,她的收入很一般,有时候也会捉襟见肘。拥有旧书资源丰厚的弗兰克抵不住现实的残酷,他接受了汉芙的物资捐赠,但也用着汉芙最喜欢的方式报答着她:他太理解她对书的感受了,收到好书时的欣喜若狂,收到烂书时的大发雷霆,让汉芙这个会因书而嬉笑怒骂的形象跃然纸上。很庆幸,两个如此善良的人,能够以这样的方式遇见,然后给后世的读者留下如此饱含温情的阅读财富。
我喜欢这些关于爱书人的故事,也喜欢这些读书人的故事,大凡爱读书的人,他的内心一定会是丰盈的,是不会随意被现实打败的。
你是那个爱书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