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
1
今天是刘成高中状元的日子,家里的父老乡亲敲锣打鼓,父母站在门口望着身穿大红袍,头戴冠,身上系大红花英俊潇洒的刘成,老泪纵横。可是刘成却并不开心。
刘成家住在偏远的山村,由于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他的父母只有刘成一个子嗣。刘成三岁便跟着父亲到地里放牛,直到十岁那年,刘成依旧大字不识。
这天,晨曦微露,刘成穿好衣服牵着牛就来到田里。刘成嘴里叼着狗尾巴草,一手牵着牛漫无目的在田间闲逛。
“刘成,是个傻大个,不认字就知道放牛,哈哈哈!”老远就听见隔壁王婶家的两个胖儿子骂他,刘成每次放牛的地方恰好是孩子们念私塾的必经之路。
刘成每天早上都能看见一群孩子身上斜挎着装书的布袋,三三两两往山上的私塾去。当然了,几乎每天都能听见王婶家的胖儿子取笑他是个文盲。
对于这些谩骂刘成充耳不闻,只一心一意放他的牛。晌午,刘成回家吃过饭,牵着他的牛在草堆上小憩。待刘成伸着懒腰醒来时,发现身边的牛没了!
刘成十分焦急,原本还有些困顿此时就好比被人泼了一盆凉水瞬间清醒。刘成,把平时牛常去的地方逐一找了个遍,就连隔壁王婶家的马厩里他都屏住呼吸,蹑手蹑脚翻个底儿朝上,可惜连半分牛毛都没见着。
刘成的心一点点往下落,一想到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被自己弄丢了,回到家肯定要被打死!刘成害怕的在草堆儿里大哭,哭了一会儿见天还没黑,刘成用衣袖擤了一把鼻涕,继续往山上找牛去了。
山上的路异常崎岖,刘成望了一眼坐落在山上的私塾,想起自家的牛,刘成不敢分心。私塾并不大,室内坐满了十个孩子,孩子面前站着一位五十来岁的先生,先生身着布衣,左手拿着一本书,右手握着一把戒尺。
先生摇着头晃着脑从嘴里吐出一大段令人费解的话,孩子们一个个也效仿先生的模样,摇头晃脑的念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小哥哥,你在这儿作甚?”
“我,我,我找牛,我家牛丢了。”刘成两只黝黑的手扒着窗户,踮起脚尖脑袋往私塾里凑。
“找牛?怎么找到私塾里来了?”可儿见刘成一脸憨态,忍不住想要作弄他:“你要在不说实话,我就告诉先生,让先生拿戒尺打你家去!”
“我,我说的千真万确,你不要告诉先生。”刘成一听要告诉先生吓得连摆手。
“哈哈哈,你个呆子,我逗你玩的!我不会告诉先生的。”
“谢谢你,我不是来偷听的,我真的是来找我家的牛,你见着我家的牛了吗?”
“偷听怎么了?我每天都来这儿偷听,牛我没见着。”
听到可儿的话,刘成有些失落,耷拉着脑袋准备下山。“喂,呆子,我叫可儿你明天还来偷听吗?”刘成摆了摆手没有搭腔,径直往山下走去。
刘成垂着脸回到家,前脚刚踏入家门口就听见自家黄牛熟悉的叫声:“哞哞......”刘成跑到跟前抱着牛的脖子喜极而泣。
次日,屋外下起了雨,父亲去了集市卖母亲编制的竹扇,母亲瞧着雨越下越大就没让刘成去放牛。
刘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总是浮现昨天扎着辫子的姑娘临别前说的话,“呆子,你明天还来偷听吗?”
刘成随手拿起搁置在门旁边的破破烂烂的油伞,往山上去。“成儿,你干嘛去!快回来!”母亲的话并没有令刘成停下脚步。
刘成打着破伞一路往山上狂奔,等他到私塾时,身上早已被大雨淋透。
3
刘成随意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来回摆弄着脑袋寻找可儿的身影,雨势越来越大刘成打着手里的破伞来到一颗树下避雨。
“呆子,在大树底下躲雨会被雷劈死的,你快起来!”可儿的出现让刘成欣喜若狂,听着可儿的话,刘成点头如捣蒜。
“我以为你不来了呢?”刘成瞧着可儿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
“呆子,你叫什么?”
“我叫刘成。”
“刘成,你喜欢读书吗?”
“我,我不知道。”从来就不知道读书为何物的刘成,一时之间并不知道如何回答可儿的问题。
“我从小就可羡慕能上私塾的男孩子们,只可惜我是个女孩子。”可儿望着私塾里的学生,眼神里满是艳羡。
“刘成,你为什么不念私塾,念了私塾以后就能考取功名了。”
“什么是考取功名?”刘成满脸疑惑道。
“考取功名就能当官,就能为国家效力。”可儿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满脸憧憬道。
“那,考取功名可以娶你吗?”
“呆子,你在说什么啊,真是的。”
“不可以吗?”
“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你真的考上了,那我就答应你。”见可儿红了脸,刘成乘胜追击开口:“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天空不知何时放晴了,两个小孩儿站在屋檐下许下一百年不能反悔的誓言。
刘成跑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跪在爹娘面前:“爹娘,我要念私塾,我要考取功名。”
“成儿,你在说什么傻话,我们家这么穷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以前可没这么任性!”妇人放下手里的活儿,嗔怒道。
“爹娘,我要念私塾,我要考取功名。”刘成的脑门儿重重磕在地上。
“刘成,不要再闹了,就算你再怎么胡闹,家里也拿不出钱供你念私塾。”妇人见刘成如此任性妄为,干脆不再理会他,拿起桌上盛满青菜的篮子直奔厨房。
母亲走后,刘成仍旧跪在地上,一脸认真望着父亲。父亲从始至终未发一言,半晌点燃手里的烟袋狠狠吸了一口,由于家里太穷买不起烟袋,刘成的父亲就给隔壁王婶家干了几天农活儿,换了王婶家不要的烟袋。
“起来吧。”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刘成欣喜若狂:“谢谢,爹。”
晚饭依旧是白米粥配野菜,吃过晚饭,刘成主动收拾碗筷。
“孩子他爹,你怎么这么糊涂啊!咱家穷成什么样了,你怎么能答应成儿呢?”
“这是刘成第一次如此认真求我。”
“这么一大笔银子,咱家哪里有啊!难不成你,不行那牛是要给成儿娶妻用的,我不同意!”
“你啊,就是妇人之仁,此事我决定了,明天一早我就把牛给卖了。”语毕,男人走进屋内。
4
翌日,刘成听见父亲在屋外叫自己,刘成麻溜儿穿好衣服,下了床直奔屋外。
“这些银子足够你念私塾了,拿着银子去找先生吧。”刘成的父亲从怀里掏出用布包裹好的碎银子。
“谢谢,爹。”
“爹,咱家的牛去哪了?”刘成手里攥着银子,没有听见熟悉的叫声,心里一阵阵发慌。
“咱家的牛被王婶家借走了,你现在好好念书,不用担心其他的。”父亲摸着刘成的头和蔼可亲的开口。
“嗯。”刘成双手捧着银子,往山上跑去,边跑眼泪混合着鼻涕边往下落,一颗颗砸到银子上。路上他特意绕道王婶家却没有看见自家的牛,刘成心下了然自家的牛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是刘成第一次踏进私塾内,虽然破破烂烂的,但是不知为何却令小小的刘成找到归属感。
由于年龄比同班学生要大几岁,刘成看着手里的书可谓是云里雾里。先生每次点名让刘成回答问题,刘成支支吾吾答不出来,板子没少挨,但是就是记不住。
好几次先生都想把刘成劝退,但是见刘成努力认真的模样心下又不忍。
刘成天资笨拙,一篇文言文他都要背上百次,才能记住。长久以往刘成也越来越灰心,但是每次丧失信心时,可儿就偷偷来私塾找刘成从篮子掏出野果子送给刘成。
只要见到可儿的笑脸刘成就更加努力的读书,一遍不成就百遍,百遍不成就千遍,渐渐的刘成领悟到其中要领,学起来也不再如此吃力。
私塾里的学生瞧刘成如此拼命的模样,一致认为刘成是魔障了,王婶家的两个胖儿子回到家就跟王婶学舌,这不转天在地里时王婶就到处宣扬:“刘家的儿子,读书读傻了,都魔障了。”
刘母担心不已,生怕唯一的儿子出点事儿,放下锄头跑回家翻出刘成的书就打算烧掉。
这一幕被下私塾回到家的刘成看到,刘成二话不说,救那些书于火海,第一次大声对母亲嚷:“娘,您这是在做什么啊!这些书可都是孩儿的宝贝啊!”刘成捧着书,一脸心疼。
“你这孩子,为娘是担心你!你没听见村里都是怎么传你的吗?”
“娘,这些话,您不用理会,您只要相信孩儿就行。”
自从那次“烧书未成”后,刘成更加宝贝这些书,几乎是走哪带到哪,不管坊间如何说,刘母只埋头干活不再理会。
就这样,日子一点点过去了,经历了十年的寒窗苦读,刘成终于可以上京赶考了。
赶考的前一天,父老乡亲,先生都从自家拿出了一些口粮和铜钱送给刘成,就连从小到大和刘成作对的王婶家的胖儿子也给刘成送来了散碎的银子。
看着一位位质朴的村民,刘成手里捧着大伙儿的心意,泪湿了眼眶。可是人群中却没有见到那抹倩影,第二天刘成特意起了个大早,依旧没见着挂念的人儿。
母亲帮刘成收拾好包袱嘱咐他几句,便催促刘成上路。刘成带着失落踏上了上京赶考的路。
刘成一路过关斩将,终于高中了状元,刘成第一件事就是去可儿家。
“可儿,我是刘成,我高中状元来迎娶你了。”刘成站在可儿家拍着门大喊。
“别喊了,这家早就没人咯。”一位年迈的婆婆佝偻着身子拄着拐走出来。
“婆婆,他们家去哪了。”
“一家子都被土匪给杀死了,听说土匪头子要抓可儿做压寨夫人,可儿不依,毅然决然撞了石柱,临死前手里还握着一本论语,唉。”说完婆婆把手里那本染血的论语递给刘成。
那天刘成到失魂落魄的回到家,把自家关在屋子里盯着手里那本染血的论语看了好久......
上任的第一天刘成就带着官兵缴了土匪的老窝,那天手无缚鸡之力的刘成第一次拿着刀冲在了前线。
剿匪结束后,刘成失去了一条胳膊,同时也受到皇上的嘉奖,刘成一辈子再也没娶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