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当我站在城市中的一座高楼上,恰好遇到天气晴朗好好的时候,竟然可以看见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乡村的那个海边。
我突然间才明白了,我从小一直梦想的离开“故土”,一直想像着的远方,仅仅也只是在,爬到故乡的山上去,就可以看到的地方而矣。原来这就是,从来都没有走出去,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的脚下土地。
这么多年过去了,既然是一直处于被某种看不见的生活水草缠绕着的状态中,还不如静下心来,蹲下来,好好看一看,这山这水,到底是怎样的一般景致,也好让内心明白。
是为前记。
1.
因为有了前记,会引起着思绪慢慢地,向过去,向曾经,向真实,向虚构,向未来的海边走去……
好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午后,我很疲惫地站在人满为患的公交车里,要回到老家去。没有空调而依赖行车时气流散热的车厢里,炎热与拥挤,并时不时地停靠上下车,让我与车上的人们,都没有感觉到生活在这样子的鬼地方,除了诅咒和抱怨,甚至连诅咒抱怨的都懒得了。
而就在那辆人肉簇拥站着的公交车里,却听到两位已过中年的夫妻,妻子对丈夫很兴奋很高兴很满足地说,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大海了!
那时候,我似乎没有产生出什么奇特的感觉,只有感受着站在拥挤人群中的炎热,只有木呆着拉住一处固定物和不想言说的疲惫。
之所以在许多年之后,还会记着那一幕,似乎也找不出原因。
2.
我回想着,我回忆着,于是就一直想到源头。家乡村庄里的那条小溪,就紧挨在我老家房子的东侧,房子前有一座小石桥,桥面上只有五块条石,最南边的条石上有刻字,记录修桥的时间。听爷爷说,他小的时候,还没有围海造田之前,海水涨潮时,可以一直涨到小石桥下。石桥下的拱门北立柱上,有挡水凹槽,只是中间没有插有闸板。我后来想,很多年前,那上面一定是有闸板的,可以储水,又可以挡住大潮时的咸海水倒灌。我家房子西侧前,有一块大大的石灰与石块凝结的大块石。我小时候听爷爷说,他小时候时那里是以前的码头,是船靠岸时拴船绳的地方。
当然,这些回想与回忆,也是来自于我爷爷的回想与回忆。因为这里的水闸与码头,因为属于我们村里所处的地理位置中最早年的水闸与码头。后来,这些水闸与码头一次又一次地向海的方向移动,推进,修建演变地越来越大,越壮观了。
我童年记忆中的那个与海水相连的水闸,离我家门前的那个小水闸,算起来,应该是升级到4.0版本了。在当时我的视觉感受中是很巨大的,巨大到它可以吃掉人的。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上午来学校,下午就没有来了。老师说,那个同学中午放学回家后跟人家去闸门捉鱼虾,掉进去了,被闸门吃了。那个水闸,后来成了我整个童年的恐惧,放闸时黑黝黝的闸门闸口和水流声,都是恐怖的,像深渊一样。
这种印象之所以能够储存在记忆深处里,因为在几十年的梦中不只是一次地,被设定为一个又一个梦故事的背景地,梦里似乎还可以很清晰看清楚那里的风吹海浪冲刺的锈色岩石。
现在,我每次开车经过那个已经废弃的水闸时,仍然有一种无可磨灭的记忆,总是被突然间唤起。但是它也已经成了像我老家门前一样的水闸了,海水涨潮时,并没有海水涨到这个闸口,而已经被外面更大的水闸挡住了。
3.
回忆小时候的读过的课文,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篇,一篇是巴金写的《海上日出》,还有一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不知道后一篇的作者是谁。只是那个可恶的语文老师,没有把这样美妙的文字描绘让少年们在琅琅书声中,与生活结合,与心灵合奏共鸣,反而是为了迎合考试把文章肢解地支离破碎后,变成了一堆可恶的词语句子,并且是用本地方言,一次又一次地辗粹孩童时如梦如幻的想像与发呆。
还好的是,课文中的那个插图,至今想起来,还是让人觉得很温馨,很向往。
我小时候在那个海边的村子里生活,上学,日常所用的语言都是本地方言,包括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普通话只有在读课文的时候用一用。那个时候,我们能够听到方言之外的普通话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正常的看法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是那样的情况。
后来,在莫言写的《朗读与吼叫》的文章里,找到了中国不同时空里的相同情况。
我是在16岁以后,才比较正常地接触到周围发声是普通话的生活。
那时,却是离开了海边。
后来,我到一座山城里读书时,才知道了16岁之前在那小溪流入海的家乡说的方言,是可以用来读《诗经》的语言。
然而,我们今天从《诗经》里却无法寻找到真正关于海的描绘,诗经里写到水,但这些水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水,是淡水,是可以灌溉的河水。
《诗经》有提到了海,是在《沔水》中的一句话“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诗经》的《蒹葭》描绘的水,看过海的人一看就知道那写的不是海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海水是咸的,是苦涩的。
《诗经》是汉民族文化的源头,汉民族文化的起源不是在海的这边,而是在河的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