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近年来,疏附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思想引领培根铸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县委党校(行政学院)年度教育教学规划,通过领导班子领学、集中轮训讲学、党员干部自学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聚焦基层党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内容,充分挖掘先进经验、身边典型和先锋模范制作优质视频资源,发挥全县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四微”展示活动为抓手,生动展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疏附实践。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十进”活动,发挥驻村各支力量以及村石榴小分队、草根宣讲员等“十支队伍”作用,走入田间地头、大棚厂房,以“苞谷馕”“带露珠”式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强基筑垒。以“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创建为抓手,强化正向引领、反向监督,推动全县基层党组织创建“凝聚人心好”。稳慎有序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本乡本土化,选派300余名内招生、留疆战士进入村“两委”班子,打造能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两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大少数民族党员发展力度,积极构建党员联系群众平台,深化开展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在职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党员“三学三亮三比”、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有效发挥作用,真正使每名党员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持续完善村级“一支部+三中心”、社区“一站两中心”建设,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与“石榴籽”服务站建设深度融合,组建900余个志愿者服务队,持续开展“红石榴”志愿服务活动,建设家门口的“石榴籽”服务站。
坚持组织引领互融共促文章。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四个特别”政治标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测评细则,将少数民族干部列为考核重点,对政治素质过硬、岗位历练扎实、发展潜力较大、群众公认度较高的少数民族干部,及时放到关键部门、吃劲岗位“扛大梁”。推动单位包村、干部联户全覆盖,常态化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积极发挥广东援疆优势作用,以基层干部、民族团结“三交”、百家千户结对等援疆项目为平台,组织干部群众赴援疆省市开展交流结对活动,使干部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