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鲲鹏社共学小伙伴的早起习惯引发的思考
近日,鲲鹏社的一位共学小伙伴分享了他的每日时间安排:他每天将闹钟调至五点,起床后刷牙洗脸,接着在朋友圈打卡,诵读一遍《金刚经》,慢慢就养成了习惯。
他这种雷打不动每天五点起床,诵经静心后开始学习、锻炼并规划每日安排的做法,井然有序且深入肌肉的习惯养成,着实让我佩服不已。
我不无感慨地回复他:很多习惯坚持做下去,时间久了就能改变很多,因为它已经融入你的性格。比如很多人习惯了成功,那么就会成功成瘾。你就是属于习惯成功的那种人。
我余味未尽地补充道:最怕的是习惯了失败,那么就会一直陷入失败的循环。这样人生就会下行,而且下行是没有底线的。
因为人性本就是懒惰的,趋利避害。自律和成功都是反人性的。只有敢于挑战自己的人,才能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别人。
我一直羡慕那些时间颗粒度只有 15 分钟的人,他们的时间是那么高效,成就那么大。同样的一天 24 小时,他们能过出别人的三倍甚至五倍的价值。蔡志忠说他的一辈子过成了别人的十辈子,十分潇洒。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活、思维、做事、做人等方面的所有习惯。你可以用一支笔把自己的各种习惯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然后一一进行 “鉴定”。凡是好的习惯,即对我们的事业、健康以及家人有利的习惯,不妨继续保持;而坏的习惯则需要改变,并且是立刻改变。
今天,我将从 “管理时间与管理人生”“意义和兴趣” 等方面,思考 “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努力活出蔡志忠那种一辈子活出别人十辈子精彩的人生。因为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当然,我的思考难免存在偏颇之处,仅供参考。
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人生
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去管理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当然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使得我们能够去做更多的事情。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时间似乎被切割成无数碎片,我们忙碌于各种琐事,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却又似乎一无所获。
时间管理,这是一个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大多数人认为时间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做更多的事情。然而,蔡志忠先生却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管理的另一种可能。
学习时间管理,并非为了做更多的事,而是为了做更少的事。其本质是减少在日常事务上的消耗,不去做不必要的事情,从而腾出更多时间去陪伴家人、追求梦想、享受生命的美好。但现实中,很多人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只能用工作和消费填满时间,重复着平淡无奇的日子。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但是,很多人的问题可能是“我也不知道我想做什么事情”。故而只能用工作和消费,去填满自己的时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每一天。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意义”和“兴趣”。我会探讨这两个方面,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生活的意义,这是一个深刻而又难以捉摸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生命中的种种活动似乎并无明确的目的和意义。这种存在性焦虑困扰着许多人,让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不好不坏,却又找不到值得尝试的事情,即使去做了也觉得没有意义。
于是,虚无感悄然滋生,吞噬着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动力,使我们陷入无法前行的怪圈。然而,生活本身虽无意义,但我们可以为它赋予意义。
蔡志忠先生用他五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为我们诠释了时间与成就的关系。他深知,当速度比预期快、效果比预期好时,就会越画越快、越好;反之,则会越画越慢、越差,甚至放弃。每一次开画展,他都要求自己比上次更快、更好,价格更贵,以此达到身心合一、排除一切的状态。
他强调时间越大段越有价值,自己以 365 天为一个周期,与他人的 7 天周期形成鲜明对比。他不用手机和手表,只用电子邮件与外界联系,避免被碎片化的信息干扰,因为在他看来,大段时间代表着 “一”,打断越多价值越低,最终可能变为零。这就是我们常反思的碎片化的现代社会。
越过临界点便会狂热优秀是一种习惯
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你可以为它赋予一个意义。
在收藏铜佛的过程中,蔡志忠先生发现了 “成就感” 是支撑持续行为的动力。无论是收集杯垫、火柴盒,还是各种材质的猫造型、马克杯,甚至是垃圾,只要收集达到一定数量,收藏者就会疯狂地继续收集。同样,对于绘画,他从小就发现完成事物的成就感是支撑自己长期画画的力量。
每当一件工作完成 20% 时,他就如同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无法停止,直到完成任务。为了在新网站卖原画真迹,他原本计划画 300 张禅境水墨画,却在画了超过 100 张后疯狂地持续画下去,最终在两个礼拜内画完 836 张画。他喜欢一边画画一边数自己完成的张数,回顾自己的成就,这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蔡志忠说:时间越大段成就越大
蔡志忠说:“时间越大段,越有价值,花越长时间去做,成就越大。别人7天一个周期,我是365天一个周期”。
蔡志忠先生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明确时间管理的真正目的,不是盲目地追求做更多的事情,而是要学会取舍,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把时间用在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上。
其次,我们要克服虚无感,为生活赋予意义。通过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并为之努力奋斗。
再者,我们要珍惜大段的时间,远离碎片化的干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琐事分散注意力,浪费大量的时间。
我们应该学会屏蔽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用大段的时间去深入思考、精心创作。最后,我们要善于从成就中获取动力。
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回顾自己的成果,感受成就带来的喜悦,以此激励自己继续前进。
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
时间不语,却默默地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和成就。让我们以蔡志忠先生为榜样,学会管理时间,珍惜大段的时间,为生活赋予意义,从成就中获取动力,在时间的长河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悔恨,而是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艾麦心语心愿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 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