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是通过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我觉得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先声夺人、开篇引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时,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认为语文教学开篇引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审题入手,开门见山。这是一种直接导趣,诱发学生好学的方法。教师直奔主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乐趣。
2、描摹开始,创设情境。情感只能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
3、巧立悬念,引起注意。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巧立悬念,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底细的兴趣。
4、介绍背景,作好铺垫。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作者生平简介,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都带着浓厚的时代特点。对这类文章,教师应首先把相关问题予以介绍,这样既为学生学习下文做铺垫,又能够引起学生对内容的兴趣,为快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感悟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多是通俗易懂的精品文章,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加之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要认知语言文字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形成的生动的表象,并在形象的感染中受到教育。
如学习有关描写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科技精英以及同龄伙伴的课文,只有当学生一旦感受到这些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特征以后,才能从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否则,把握不住形象,所感知的仅是一串苍白无力的文字,就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可见,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客体,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学生心中就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教学也就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三从作业训练中享受成功之乐
当儿童通过感受、欣赏美,并进一步对客观事物作出审美判断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因此,加强习题训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根本保证。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应用的好处,从而懂得成功之乐而积极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