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2月20日,是我持续练习演讲和写作的第338天。
2020年1月13日,农历腊月19,我提前回了老家,从东莞回到了江西老家。为的是参加一个大学闺蜜的婚礼。
那个时候,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我家在一个偏远小乡村,我也没怎么关注新闻。
我提前回家,妈妈自是开心不已,天气很冷,我每天我在暖和的房间不出门,我妈也乐得开启养猪计划,原本她一个人在家不怎么好好吃晚饭,我回家晚餐都会好好吃,过年回家只胖三斤怎么够?
1月16日,农历腊月22,老公和公公婆婆回家,开始一起收拾新家,刷电视墙、挂窗帘、置办剩余家电、打扫卫生,中途回娘家吃饭、拿自家菜园种的菜,除夕那天也特意回娘家吃的年夜饭(我们村年夜饭在中午,老公家习俗是晚上),我走之前和爸妈打招呼:“吃饱喝足,我走了哈,后天再回来~”
而第二天,大年初一看央视新闻说武汉在上午11点停运地铁公交,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接着收到妈妈电话给我别出门,初二也别回家拜年。这是我第一个心态:后知后觉、蒙圈转化。
年初三,收到婚期定在初五的另一位大学同学电话,她们推迟了婚礼。疫情的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官方新闻与小道消息齐飞,各种谣言充斥着网络。
微博上河南硬核防疫的新闻让人在严峻的疫情下有了开心一笑的机会:有姥爷拒绝外孙进家门,而是往外扔口罩和红包的;也有暴躁村长在村里微信群喊话,严控聚堆的;还有一些无情的宣传标语令人捧腹,什么“带病回乡,不孝子孙”“停下你归乡的脚步”等等。
公婆去医院照顾临时住院的公婆,我和老公在家,慢慢的我就呆不住了,在初五晚上坚持回娘家,村里的路口已经设置了路障不允许汽车通过,爸爸来路障的另一头接我。
村里环境好,空气佳,又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也到了我的家,村里的广场就在我家院长门口,有各种健身器械。大家都不让出去,所以就在村里活动,天气大部分时间很晴朗。
白天我们打羽毛球;去菜园刨甘蔗;去村里奶奶家的院子里摘橙子;去山上、田地里摘艾草做艾米果……晚上伯母组织村里姑娘跳广场舞、唱歌;有时和家人一起边泡脚边看电影;妈妈给我艾灸……
疫情虽猛,但也提供了一个我们和家人长期相处的机会。在《论语》中,孔子说,色难。与父母相处,最难的是什么?不是物质、钱,而是我们的脸色。我们在陪家人的时候,能够心平气和,真心地愉悦才是最可贵的。
打牌啊,我妹提议,此刻,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我妹、我妈妈、我仨人刚好可以斗地主,我爸每年春节空闲都和村里的大伯叔叔们打牌、打麻将,所以他不屑于和我仨“菜鸟”玩
扑克牌是一个神奇的玩物,它能让一家人平等地坐在一起,也能让亲人彼此间吹胡子瞪眼。常年分别带来的疏离,也消散了很多。不过小赌怡情,而且家人之间,赌注很小,不算赌博。
妈妈玩的特别少,输的多了就和回家的老爸撒娇,于是我爸这个老江湖就接手,他一来我和妹妹就被他“打的”落花流水,我和我妹基本都是只出不进,相当地悲惨,后来我爸一来我和妹妹就集体抗议,把爸爸挤下“赌桌”,赶去厨房。
我们仨宅在家中打麻将,其乐融融,打完还能享受老爸做的美食,得劲啊!这是我的第二个心态: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在家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元宵节很快到来,此时疫情很严重,防控需谨慎,这点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村口的路一直封着,村委每天上岗防疫,我们返深时间也一再往后推迟。
推迟并不意味着不开工,而且有可能要在家办公,否则企业破产,员工失业,大家都去喝西北风吗?我在家快乐逍遥的日子俨然已经所剩无多。
这个时候,妹妹开始上学校安排的线上课程,妈妈也开始学习线上艾灸课,我这儿Lady Boss的线上课程也陆续启动,学习+推广,开始正式忙碌起来,但是在家总是太舒适。现在我已返回东莞,在家隔离办公。
这是我的第三个心态:启动办公学习模式
回想起在家一个多月的日子,其间一直在变化的是疫情状况,还有我们的心态。但是,不变的是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大病大灾面前,只有家人才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最后祝大家阖家安康,我们一起共渡疫情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