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一节讲的是修身需要正心的原因和方法。不知为何,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我的脑海里自动浮现出了《道德经》第十二章的内容: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后再细细品读,我越觉得两者表述的内容很相近。《大学》明确提出,人的情绪波动对人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也一再强调,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现代医学也表明,情绪的过高过低或反复无常都会容易引起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症。据报道,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在得病前都经历过一段相当糟糕的情绪低潮期。在与病魔相抗争的过程中,医生发现癌症病人中有信仰者常常比没有信仰者的康复率更高,心态也更加稳健。这些都表明了人的心态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与否。另外,就个人的发展而言,一个人如果常被情绪所控,他就会很容易因一时的冲动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矛盾和祸患。所以,佛家一再强调“忍辱”,这个忍辱不是叫你委曲求全压抑地活着,而是叫你看穿情绪的把戏,做自己内心真正的主人。对此雪漠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有人听到别人骂了自己,于是很愤怒,因为他觉得对方伤害了自己的尊严,但真正的尊严是一个人心里的某种坚守,别人的一两句话,怎么能偷走他心里的东西?所以说,令他发怒的真正原因,是对方让他丢了面子。可面子是什么?面子是人们对他的看法,这看法本身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一种情绪,一种记忆,一种不断变化着的东西。他想将这种无常的东西,固定在某个自己较为满意的状态上,就像一个人想用手抓住水一样,是一种巨大的妄想。”因此,每当我们受困于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中时,我们其实已经远离了我们内心真正的宁静、安详和坦然。那么,要怎么做我们才能重新回到内心恬静安然的状态。《大学》给了我们答案,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有人把这四句话当成是因情感的激动,丧失理性和思考力的最好说明,由此来证明正心的重要性。我倒觉得这四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和的方法。众所周知,我们的内心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无非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身、意与外界发生关系所致,所以《道德经》才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对此佛家也坦言:“色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我们正是被外面纷繁多样的花花世界迷惑了自己的心,变得忘乎所以,所以我们的内心才会随着外境的变化而起伏不定,进而失去内心真正的安宁。要复归于静,方法很简单,《道德经》就明确指出了“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圣人只追求基本的生存需要,知足常乐,不会去追求那些容易勾人欲望的东西。在雪漠老师的心学大系中,雪师则指出:“在妄境出现时,不要起善恶心。要永远觉醒清明于当下,触目随缘,快乐无忧。做事如彩笔描空,描时专注,描后放下。心中空中皆了无牵挂。”我觉得这和《大学》中论述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人要安住真心的状态,以随缘应对世上万事万物。对此,赵州老和尚曾形象地表述:“终日吃饭,未尝咬著一粒米;终日穿衣,未尝挂著一缕丝。”如果我们能时时以此警觉观照自心,我们就会真正做到做事而不执著,品味而不贪恋。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不会计较结果,更不会产生烦恼。长期以往,我们外在也会自然端正威仪。正所谓“相由心生”。倘若我们还认知不到自己的真心,就要如《道德经》所言,远离一切容易勾起我们追逐欲望的事物,要专注于过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慢慢地安定下来。同时,我们还应多读智慧之书,用书中承载的大善大美精神来熏陶自己,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拥有一双智慧的眼光,在这种眼光的参照下,我们人生的质量会变得更高,我们的生活也会一派地安宁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