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纪时的意大利国王腓特烈二世做了个实验:只给刚出生的宝宝喂奶和洗澡,不和他们说话,也不能逗孩子玩。最后这些孩子们都夭折了。
可见我们和孩子多说话是多么地重要。因为多说话,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生长。他在妈妈的肚子里早就习惯了妈妈及周围人的声音,特别是妈妈的声音。
我们总希望给新生儿创造安静的环境,其实他们一直生活在嘈杂的世界里:妈妈“咚咚咚”的心跳声、“哗啦哗啦”肠道里的声音、大人的说话声......
孩子出生后,我们和他多说话,会让他感觉更安全。
那我们和孩子多说话、多讲故事的好处有哪些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一、当我们说到孩子心里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听。
我们总以为孩子小,听不懂我们的话,事实并非如此。
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二个多月的婴儿因病住院,特别是当医生给他检查的时候。有一次医生需要长时间的全面检查,孩子的哭声让妈妈心如刀割。于是她轻轻地握着宝宝的手,用温和的声音对他说:宝宝不怕,妈妈在这里。因为宝宝生病了,医生给宝宝做检查。医生弄清楚宝宝的病因,就能给宝宝做治疗,宝宝的病就会好,好了就可以回家了。所以宝宝不用害怕。
神奇的是,宝宝居然不再哭闹,紧紧地抓着妈妈。
医生不由地称赞这位妈妈:你和孩子交流得真好呀。
妈妈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还不会说话,她也能明白孩子的心。
不会说话的孩子尚且能分辨话的好坏,更不用说大点的孩子了。
只要我们说到孩子心里的时候,他们都愿意听我们说。自然就不会有亲子沟通难、孩子青春期叛逆等行为。
二、提高孩子的表达水平。
孩子光听还不够,更要开口说,只有这样,他的表达水平才能提高。
在我们小区里,有一位热情的妈妈,每次她带着3岁多的孩子出门,都会让孩子唱地方名歌。尽管歌比较长,但句子短,很有韵律,小小的孩子总是能完整地唱完,配合有趣的动作,真是活泼又生动。围观的人都忍不住称赞。
反观另外一家,孩子也是3岁多,自己的妈妈在照顾。但这位妈妈一般不太理人,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孩子眼睛很大,很漂亮,可是却让人感觉不到生机。
我想这位妈妈在家肯定也很少和孩子交流吧。
我们只有和孩子多交流,孩子才能表达得更好。而不是期望孩子自己慢慢地学会表达。爱表达的孩子,表现力也会更好,更自信。
三、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讲故事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加孩子的想象力。
著名作家刘墉老师在新书《刘墉谈亲子教育的40堂课:天赋教养》中讲过一段话:当孩子在看电视时,孩子们看到的都是直观的画面,虽然生动,缺乏让孩子创造和想象的空间。但讲故事不一样。
比如讲大狼的故事时,你比着手势、扬着眉毛、瞪大眼睛说"大野狼来了!"的时候,小孩子的内心会展现这么精彩的画面。
大野狼本来是很可怕的,但此时讲故事的你就在旁边,让孩子觉得更安全:孩子可能会吓得扑到你怀里,不再害怕,让亲子关系更亲密了。
国外的电影里,经常会有父母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情节,听完故事的孩子通常都会带着满足入睡。其实这就是通过讲故事让亲子关系更亲密的表现。
写在最后:
当我们和孩子多说话、多讲故事时,还能有助于孩子提高的想象、理解、逻辑等能力,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先学习的地方。
当我们和孩子多说话、多讲故事,就能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这样的方法既省钱又省力,只要我们花一点点时间,用心地陪伴他们即可。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去努力、尝试、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