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五月某個夜晚登岸
在冷冷的月光下
那裡花草如同死灰,但却散發着绿色的氣味。
我悄悄地爬上山坡
在色盲之倣
當白色石頭
朝月亮發出信號。
一段時間
幾分鐘長
58年寛。
在我身後
在遠處如鉛塊閃爍的海域
是彼岸
和統治者。
擁有未來的人。
早課抄了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夜書一頁》。真的詩歌写作,使用的或許不是“大脑/意識/思維”的器官,启動的必然是心靈/本體的“自識”動力,是作者心靈/本體通过“自識”能力对詩本體的直接映照。這段很繞的故作高深的話,是我多年讀到一篇文學评論中的話。當時也讀不太懂,便覺得写得高深。事實上,有很多詩,我們讀起來,並不是真正領會了詩人的创作意圖,祇是與特定情境中的心緒相契合,换句很高深的話説,就是讀者的心靈/本體通过“自識”能力对詩人创作的詩本體的一種間接映照。似是而非,或許是一種最佳的閱讀狀態。
早上不到五點鐘就起牀了,趴在書房的窗户前,終於看到了還没有西沉的月亮。有好長一段時間很糾結,古代詩文中的“残月”是指残缺之月,還是指天明將沉之月。在我的記憶中,應該是三十多年前,還在上高中時,有一年的春節正月初三,那天晚上在鄉村的旷野上,大約七點多鐘時,看到天空偏西有一牙新月。那應該是我第一次在月初那幾天裡看到的月牙,而此前的十幾年竟全然没有在意。那時我們應該是在上高一,有一段時間幾乎全班同學都在抄泰戈爾的《新月集》,也有一些同學在讀徐志摩的新月派詩歌,於我而言,這朔日剛过的而生的新月斷乎不是“残月”。白居易也有詩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也許就是從那時開始,那如弓的新月便成爲一道美麗的印痕深深地鉻刻在我記憶的神經元上。如果從盈亏的角度看,從朔日到望日之間的月似乎都應被稱爲新月,而從既望到晦日之間的月相似乎都應該被稱爲残月。然而,我更傾向於把清晨時分將沉、將没之月稱爲残月。
課在上午的後两節,已經進入期末復習階段,這幾天一直在做習題講習題。每月的月考,特别是每學期期末的盟校聯考,都是悬在每一位老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用分数來考量學生,然後再用學生的分数來考量老師。雖説這麽多年來,好多人都覺得這種考量的方法存在着太多的問題,但對於我們這所县城的高中來説,還真拿不出一個更爲合理的、更爲公正、科學的考量學生、考量教師的辦法。從這個意義來説,幾乎每一位高考科目的教師都是在負重而行。存在問題的同時,也存在着機遇,當然就會有不盡人意的事情發生。没有話語權,還有種種不合時宜的相法,就很容易被邊缘化,但即便被邊缘化了,還要一方面堅守着自己的理想,一方面向現實妥协,所謂戴着鐐铐舞蹈,無助且無奈。
下午本來有两節學科自習,结果一個半學科自習的時間都用來開會了。教代會也好,教工代表也好,在校務管理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好多年前,我就已經對這些所謂的民主、民義失去信心了。説説而已,千萬不要當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豆包就是豆包,永遠别拿自己當干粮”,世界上最難安放的大概就是自己。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安放自己,或許一種生活的智慧。古希腊哲人畢達歌拉斯曾有言:“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赛會,聚到這里來的人們通常抱有三種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有些人做買賣以赢处,但還有一些衹是單純做旁觀者,冷眼静觀這一切。”在亂世中,绝不會缺少争名夺利之徒,也不會少見舍身取利之人,而唯獨少有冷眼静觀的心靈。所以甘於平常,堅守本分绝對是一種難得的勇气。
晚課抄了東晋大詩人陶渊明的《歸園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絶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抄了《論語·衛靈公第十五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抄了《禮記·檀弓上第三》:陳莊子死,赴於魯,魯人欲勿哭,缪公召縣子而問焉。縣子曰:“古之大夫,束脩之問不出竟,雖欲哭之,安得而哭之?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且臣闻之,哭有二道:有愛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公曰:“然,然則如之何而可?”縣子曰:“請哭諸異姓之廟。”於是哭諸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