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本周我们继续来聊聊关于学习发展的那点事,这是《学习发展手册》专栏的第9篇推文,这个专栏,我只有一个目标:读者拿走就能用。本周我们聊一聊关于效果转化这个话题,效果转化一直以来都是学习发展的一大痛点,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学习转型期,线下转线上,如何突破原本就存在的这个巨大挑战?
聚焦你可能会遇到的场景,帮你解决一些工作中的难题。
问:培训效果转化难以破局,该怎么办?
作为学习与发展领域的专业人员,我们的工作重点不是单纯地提供课程、学习工具,也不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促进和提升企业效益。学习的应用落地与业务连接就是促进和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所在。
自从疫情后,企业对培训效果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曾有机构调研发现,在美国政府投入的所有培训资源中,90%的都是无效培训,其中只有10%的培训是有效的,不可否认这份数据是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的。疫情后的经济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会强化企业对效果的要求。与此同时,疫情加速了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过程的重要性,更加聚焦最终的结果。
是否将所学转化为技能,落地应用到工作实操中,带来实际的业务能力的提升,是培训工作者和业务高管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针对培训效果转化难以破局这个现实挑战,我想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来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希望能够给你一点点启发:
01 基本点
好内容是培训效果转化的基本点。无论培训形式如何转变,无论是线上培训或线下培训,内容始终是学习的本质。如果培训的课程内容本身就存在短板,纵使数字化技术如何先进,都无法弥补内容本身的短板,甚至会放大不足。
以中层管理培训为例,对于中层管理培训项目而言,企业对于学员的期望从知道到会教,横跨5大维度。人才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目标导向性。培训内容不单单能够解决孤立的业务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员能够融会贯通,获得能力的提升。
培训内容可落地应用是关键,而好内容要聚焦落地应用的关键路径。
正如我在柯氏评估文章中提到的,3级和4级正相关,2级和3级不相关。成绩考得好,并不意味着行为就能够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学员在课堂表现非常好,考试成绩也很高,但绩效就是没有办法提升。
“HOW-怎么做”是好内容的关键所在,能落地应用的培训内容一定是能够抓住应用的关键路径的内容。
02 加速线
场景+练习是培训效果转化的加速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在于练习,而在真实场景中的练习是效果转化的根本。因此,效果转化不仅要专注于“练习与反馈”的循环,同时也要构建经验场景和在岗实操这两个真实场景。
经验场景就是在课堂上模拟的真实挑战,将学员置身于案例情景中思考并解决问题,以此来观察学员的关键行为,评估学员在某个特定场景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反馈并实时调整改善。在此过程中,学员能够综合运用现有能力去完成一项明确任务,完成从虚拟经验到具体行为的转换,同时可以学习他人的有效经验,为自己在岗位中的实际应用积累实战经验。
经验场景的构建不仅适用于线下培训,也可以通过成功案例的萃取,制作出不同情境下的案例,为一线输出成功案例的方式来做培训。
在学习领域,有一套学习法则叫721,指的是10%知识经验能从培训课程中获得,20%知识经验来自于向有经验者学习,70%知识经验都来自于实践工作中学习。经验场景局限于单一、孤立的问题场景中,只能作为进入工作岗位的经验积累,在岗实操这个真实场景才是实现效果转化的关键所在。
混合式学习是培训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重要的不是线上线下的形式混合,而是课堂讲授+导师带教+在岗实操的学习场景混合,技术只是拓展了混合学习的边界。
03 落地面
课程设计、角色定位和数据应用构成了培训效果转化的落地面。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要遵循721学习法则,从重学习到重实战的调整。聚焦于解决工作场景中的真实挑战,精准定位问题,加重实战的比例,让学员走出教室、完成学习项目的那一刻,不仅丰富了头脑,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行为。
其次,讲师角色定位需要从讲师转变为一名引导者。对于深陷问题的学习者而言,他们的第一需求是辅导和解惑,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传道和授业。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这样。
引导者角色的转变,其实对于讲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讲师需要从原来具有确定性的知识体系,转而去面对不确定性更高的学习者本身。理解学习者痛点,引导学习者思考以及最终回应解决学员问题。
最后,善用数据既能够从定量的角度更精准的理解学员,同时能够透过数据发现关键问题、找到效能提升的关键路径。真正实现效果转化绝对不能忽视数据的力量。
关于培训效果转化难以破局,****该怎么办?这个挑战,我就分享到这里啦!希望能够给你一点点启发。
你好,我是冯尔真!AACTP认证注册培训管理师、三级拆书家。爱折腾、喜欢阅读和拆书,用培训视角来看待世界,用培训思维解决问题,秉承教就是最好的学。在这里记录自己想表达的一切!欢迎关注公众号【学习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