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的圆桌派,第九集。
讲到一些父母子女之间的片段。
张靓颖说,她成名后和妈妈聊天,发现妈妈总是顺着她说话,有点讨好的意思,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
窦文涛还说了两个例子。
有个女孩跟他聊天,说,以前妈妈总是打击她,“你是不对的,你就应该听我的……” 当她参加选秀,拿了第一名之后,妈妈好像忽然之间,变得卑躬屈膝,说,你们还年轻啊,以后可以看见的东西很多,以后父母要多听女儿的话。
窦文涛的一个同学也有这样的经历。爸爸习惯于抬手往儿子身上去。但是有一回,儿子提出意见,当爸爸再次挥下去的时候,儿子抬手一挡,“啪”一下。从那开始,爸爸说话的语气开始渐渐软下去了。
子女成功,子女有了力量,父母的形象好像突然就萎缩变小了。
为什么?
黄佟佟说,人类学家看来,社会关系里,权力的博弈是关键,但是这不引入家庭关系里。这样的事情意味着,在父母和子女之间,这种权力的博弈被无意识地引入了家庭里。
张靓颖和女孩的名气,儿子的力量,挣得了话语权,在家有了地位。社会关系里,有了权力的人生存下去。在家里,有了权力的人赢得了地位。
马家辉提出了另外的看法。女儿成名了,母亲开始谦卑起来,可能,不是因为母亲感觉到女儿的权利,而是那一瞬间,母亲看见了女儿长大,女儿的尊严。儿子“啪”地一下,父亲开始不再强势,可能,不是因为父亲怕了儿子的力量,而是那一瞬间,父亲被打醒了,明白了儿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在父母好像萎缩的那瞬间,可能是他们看到子女的成长,对他们的肯定。但是他们找不到比较合适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肯定,于是他们就用一种看起来谦卑的姿态,去表现出来。
他们只是不太懂得怎么说爱你。
看起来“卑躬屈膝”,儿女觉得父母势利,家庭关系变成权力关系而不融洽,由父母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引起,同时也由子女接收信息的不完整引起。
脑海里的想法,或者心里的体验,没有自己的语言系统。也就是说,想法和体验不是文字,是一种更为抽象的形式,是没有办法完全转化为文字,或者图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那,能不能通过自己对“感觉”的理解,表现出来?能直接说出来吗?或者写出来?画出来?再或者,用视频表现出来?
方式数不尽,但是更关键的是,即使说出来,展示出来,也未必能够完整地表达。就好比说,英文原版书,即使多么高明的译者,也不能完全表达原作者的意思。完美表达想法的形式,还找不到。
但是要表达出来,就必定会选择一种形式,或无意或有意。母亲变得谦卑,父亲慢慢缓和的语气,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在每个读者眼里能读出来不一样的东西。如此,子女通过父母选择的表达方式,接收到的信息,和父母想表达的东西之间,又产生了一道沟。
想法到表达,表达到接受。两个过程之中,产生了很多误差。原本的想法便没有按原始的信息,从父母脑海传递到子女的脑海。
说爱你是个技术活。
一个比较倔,比较内敛的孩子,更少会说出感谢和爱,特别是对家里人。就像习惯否定女儿的母亲,习惯挥手打儿子的父亲。
母亲变得谦卑的第一天,父亲变得温柔的第一天,就被解读成“卑躬屈膝”了,很可能,这只是对新的表达方式的不理解不习惯。
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打电话给妈妈,绕了好久好久,憋红了脸,强迫自己说了一句“妈妈,我今天十八岁了,成年了。谢谢你。”然后,好想挂掉电话啊,好不习惯……想必那时候,妈妈也不习惯,肯定觉得女儿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就像女儿觉得妈妈卑躬屈膝一样。
那天就像一个新开始,这几年,和妈妈吵架次数真的少了很多,节日回家,谈话避免尖锐……这些方面,都在努力着,在形成新的交流模式。
如果用文字表达会有部分信息传达误差,那就在行动上多表现下,还可以在生活习惯上形成更和谐的模式。同一个念头,表达方式种类越多,单个表达方式造成的“误差”就越小。正如心理学的“聚合证据”表现地那样。
比如有名气的女儿和妈妈的例子。如果妈妈只是在语言上表现地谦卑,那会让女儿感到妈妈势利。如果妈妈在语言上温和,在行动上关心,在眼神里也带着关爱,并且不仅在女儿从台上下来的时候这样,而是在生活细节都是这样,女儿就更能够理解妈妈想要表达的想法,更能体会妈妈的关爱。
反之亦然,如果只是在母亲节给妈妈送上一个蛋糕,人都不在身边,妈妈怎么想呢?爱你,可以不言。
说爱你,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