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9年第二版
一·概读
第一次读
7月19号收到暑假作业一份,读书和读书分享,有两本推荐书目:一本是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已读过两遍,还是留存一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再议;另外一本就是这本樊树志先生写的《国史十六讲》,据说可读性很强。
收到任务之后,马上在图书馆里的资源库里查找,收藏还有两册。找书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本张荫麟和吕思勉联合署名的《国史十六讲》,仔细查了查,是将张荫麟先生和吕思勉先生的著作中抽了一部分合在一起,想来应该是《中国史纲》和《中国通史》两部,这样子不看也罢。不过,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是写得非常好的,之前拿到就一口气读完,可惜只写到东汉。
借到这本书之后,只看了前两讲,就非常难过。这都什么破书!该讲的地方不讲透,讲的都是浅显的基础性知识。还有些结论值得再探讨,怎么就摆出来了呢?
比如说古人类起源问题,中国境内从北京人到丁村人到山顶洞人的演化过程并不能证明亚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因为以北京人为代表的直立人与山顶洞人为代表的晚期智人是两种“人”,并不存在谁“生出”谁的生物学关系;比如说农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更多的在于定居生活的常态化;比如说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这样的文明分代法在中国是否适用;比如说证明夏朝存在的充分史料还不具备,比如说……
我把书还回去了。
第二次读
第二天,想想要是大家在做分享的时候,我因为没有读过书,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岂不是很不尊重别人?于是径直取了书,坐下来继续读。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翻到了后页的《原版引言》,发现这不是专著,是樊树志先生在为复旦大学大一新生开设通识课程上课时候用的讲义。换句话说,这是适应复旦大学大一新生的水平。想想我这个大八老学长,又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当然会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太浅了。但扪心自问,要是我大一时候来看这本书,听樊教授来上这门课,大概是要无地自容的。
心态放平,有些东西就能读通了。
二·本书的特点
第一,给入门者的国史经略。
书中很少量的具体公元纪年与历史学专业名词。在社会上,诟病历史难学的现象是:“怎么这么多时间啊,是不是都要记啊?”、“他讲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啊”、拿到书会有“哎,这个字我不认识(通常放在语境里也读不懂),还不会写,赶紧查一下”(当年一个“弁”字活生生查了六次还是不会读),“这些东西背下来是不是历史就能学好了?”
在减少公元纪年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古代史的王朝分割,用更为大众接受的大区间来代替精细的年份。简化各朝代的更替,取而代之的是形象化的人与事,显然更有观感。反倒觉得“二王八司马”这件事件上的处理有些繁琐了。还是适时地点一下比较好。
书中重点使用的史料,放网上叫“精华帖”。先秦史用《左传》、《竹书纪年》;百家争鸣用冯友兰先生;秦汉用《史记》、《汉书》;隋唐用《旧唐书》、《新唐书》、陈寅恪先生、内藤湖南先生;北宋有《清明上河图》、《武经总要》、《营造法式》,南宋有《题临安邸》;元明清《马可波罗行纪》、《万历十五年》、《四库全书》一个不落。好像樊树志先生比较多采用内藤湖南的资料哈,日本人研究隋唐史这么卖力,我们也得努力!
书中抓的时代重点,缩略如下:
总之,就是经典。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重思想文化轻政治沿革。一般的通史,着墨最多的必定是各朝各代的政治制度,从政治沿革去摸中国古代史的脉。这无可厚非,因为中国古代史书就坚持“政治本位”,专有文学史得从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开始讲,经济史看《史记·平准书》,只占一百三十分之一。
只讲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关键性政治制度,多铺及经济和文化方面内容,文化居多,是这本书可读性高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名叫“中国文化史”了。
第二,给登堂者的史学辨析。
书中针对“礼乐制度”、“封建”制度、“罢黜百家”时对其他学派的态度、中国古代的“党”(牛李党争)与近现代党派的区别、“东林党”与“东林运动”的辨析等问题进行驳正,对郑和下西洋与建文帝下落做出了合理但依旧存疑的解释,为流传于世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正名……都是教育工作者作为史学家的“较真”一面。
第三,给入室者的研究参考。
书中提到了“士”的问题。翻开词典,有关于“士”的组词有点意思:“武士”、“士气”、“士兵”……乍一看,都是与“武力”相关,《国史十六讲》中提到:“士,属于贵族的最低阶层,拥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春秋战国时代,士这个阶层发生了分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者主持宗教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士”经历了“武士”到“文士”、“谋士”的变化,这一变化是伴随着职责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的。
顾颉刚曾言: “吾国古代之士 , 皆武士”——《拥有史林杂识 》武士与文士之蜕化。独立负担作战军备的“士”势必拥有可观的经济来源,“士食田”,是分封制度中士这一贵族的待遇。
但在春秋战国,士作为一种社会等级的情况发生变化,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由宗法相牵系的社会等级以及等级下的责任限定向官僚体系中“士无定主”的“士大夫”转变。非要找原因,可以这么理解:1.井田制的瓦解使宗法制失去了效用;2.私学兴起让“士”成为了社会阶层流动量最大的社会阶层,本具有孤傲气质的士庶子因嫡长子继承制,失去封地而成为平民一员;其次,接受过教育,并能在诸侯争霸过程中为诸侯建言献策的平民,也能获得“士”的待遇。但此时的“士”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封地(食邑),成为定期领工资的合同工。这是先秦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向秦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过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兴的游士成为百家争鸣最有利的擂鼓呐喊者,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掀起全民辩论的风潮。同时,齐国的稷下学宫作为最大最合适的辩论场,集齐七国游士便能召唤五爪金龙,实现一个愿望。
《说文解字》标注:“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凡士之屬皆从士。”能胜任某件事的人即为士,且士可成为十人团体的领导人,解释了士的职责与权利。无论“武士”、“文士”还是“游士”、“侠士”,在“士”之前冠以别号,即是内涵的丰富化,唯一不变的是“士”必须具备有专精的技能,才能获得与之相当的报酬。
完。
暑期读书打卡1——《图像中国建筑史》
//www.greatytc.com/p/7043e1a5d0cb
暑期读书打卡2——《常识》
//www.greatytc.com/p/a7d2f825c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