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大学之前就很关注这样的文章,关于上大学我们到底要不要加入社团活动,但这样的文章总是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至于我们到底该不该加入更多的社团,还是不知道怎样做出选择。
在我们没有动身去做事情之前,我们永远都体会不到我们在做得过程中以及做完之后的感觉。
当初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因为自己之前看了一些文章和观点,心里对大学社团是有偏见的,诸如社团就是什么政治官场的缩小版,什么大二学姐学长都是不能惹的领导之类的观点。
所以我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社团的。我这么一个向往自由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甘心被仅是比自己大一岁的学长学姐们约束和管教呢?我才不呢,我有那个时间,去读书馆读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呢。
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又结合了当下的自己又认为大学生活怎能不加入一两个社团来锻炼自己一下呢,于是就以很傲娇的很挑剔的眼光加入了学校最好的两个社团,并在心里暗暗的跟自己说。
如果在社团中遇到任何让自己觉得约束和不爽时,我就会选择退团,因为这是我的自由,我有选择的自由。
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挺傻的。第一,这个社团,你选择加或者不加,人家不缺你一个。你退出或者不退,也不会影响到这个整体社团的运转。
第二,当时对于社团没有自己的看法,自己无非听信了两种观点,其一是大学不加入社团是不完整的,加入社团有助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其二是大学社团都是小官场,是个功利的小社会。
这两种思维方式控制我在选择加入或者不加入的行为模式。
最终,我选择了加入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社团里所有的人和事,一旦有一些让我不舒服的行为,我就会把这种行为跟自己之前心里原有的偏见对号入座:我的判断对的,大学社团果然很功利,在这里根本不会有真正的友谊的。(这就是自证预言)
进一步解释一下,我把自己看到的“事实”(这就是眼见并不一定为实的原因,我对我所看到的事实抱有的成见,是因为原先自己心底里那个偏见在作怪)跟自己原有的偏见对号入座的时候,就已经被别人的观点带跑偏了,而且还是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
心理学上有个学术名词叫做: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莫顿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莫顿教授用银行挤兑的例子说明了自证预言的作用机理:
一家银行本来运作得很正常,但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这家银行要倒闭”的流言。流言越传越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信以为真,有人为防意外而跑到银行把自己的存款提走。恐慌情绪蔓延,并且变得愈加真实,更多的人冲进银行提走自己的存款……最终,挤兑发生了,银行真的倒闭了。
自证预言几乎无所不在,它也使因果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自证预言实现的那一瞬间,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原因竟然“无中生有”变成了真正的原因。
我现在想明白了自己当初那一套行为模式背后的作用机理了,就是自证预言起作用了,自己一直以来暗示自己的,在心底持有某个偏执观点时,它已经在心底里生根发芽了,自己日后做出的选择或者决策是肯定会受到它的影响的。
现在是不是对自己为什么纠结于是否参加社团的心理作用机制的有了一丢丢的认知了呢。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个纠结的状态呢。
首先,我们要心里抛开对社团的偏见,敢于尝试,并且一旦去做就投入的用心的把它做好,去亲眼见,亲耳听,亲身参与集体活动中,去认真的感知,用自己的判断告诉自己该如何选择。
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用心的去感受,去感知我们感兴趣的我们想弄明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