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进击,就是在与匮乏的对抗中,一边搏斗,一边前行”。
这就是人类史。
很有趣的一本书,我手不释卷,花了4个多小时,一口气看完。文字浅白且有趣,道理也合情合理并未故作高深。所以如封面广告:充满奇趣的少年感《人类简史》。
这本书的主题词是匮乏。食物的匮乏使得古猿走出非洲大草原,食物的匮乏使得人类互相征战,还是食物的匮乏,使得人类在饥荒中吞噬彼此的血肉。
这本书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半部是古猿进化史,从最初的猿类如何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寻求新的出路,最终走出非洲,足迹遍布这个蓝色星球的几乎每个角落;后半部其实是中国的文明史,说是文明,其实最不文明,为了贴合“匮乏”这个主题,后半部描写的几乎是中华文明中最野蛮也最血腥的部分:祭祀,饥荒,大疫。很血腥,虽然引经据典,也并未减轻不适感。
但是呀,前半部分还是很值得推荐,文笔也可爱。从最初的古猿露西奶奶开始,旁征博引地描写了远古时代不同人种的如何发展,如何融合,如何灭绝。时间维度一拉长,仿佛镜头拉远,血腥感就远远地不可见了。
后半部分,可以改名叫中国饥荒史,灾疫史。第一感觉是,好像任何朝代的更替,都可以归罪到天灾上面,后来一想,好像真是,但凡有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有饥荒,民不聊生,不得不反。好吧,我们过去冤枉了残暴的封建统治者了,如果不赶上灾年,你们其实可以继续残暴统治下去的,你们是天灾的背锅侠。
有几个点颇有趣,记录之:
1.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传说。先古时期的洪涝滔天,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这本书说,有这回事。那么水从哪里来?
书里提出了两种假设,一是黄河上游一次地震,造就了一个巨型堰塞湖,当这个堰塞湖溃坝时,形成了地球进入新世以来的最大一场洪水,淹没了整个华夏大地。
第二个假设是,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突然迎来了一次大降温,降温引起了持续暴雨,黄河河道再也无法控制其充沛的水量,最终洪水私下蔓延,华夏大地一片汪洋。
结论是,大禹适逢其时,在洪灾结束的时候出现了,接过了救灾的众人,顺势而为,并在对抗灾难中积聚起了权利,成为了华夏的第一个王,建立了夏王朝。
2. 中国的饥荒,基本上都是因为天气寒冷和干燥,然后颗粒歉收。而干燥和寒冷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火山频发喷发导致,火山喷发后遮天蔽日的烟尘,会随着大气环流弥漫全球,今儿严重地反射和遮蔽阳光,带来长期的降温效应。举例说,公元235年,蜀汉建兴13年(是三国时的那个蜀汉),维苏威火山(就是造就庞贝古城惨案的那个维苏威)再次爆发,导致中国南京的初霜日期提前了2个半月。
这个角度是我过去全然不知道的,我不知道火山喷发会导致全球降温的后果,也不知道降温会导致连年饥荒。感谢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视角,去理解地球上的地质灾害和王朝更替。
3. 明末农民起义的起因,又有灾荒。但,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灾荒,比如,17世纪法国,先后被大灾荒洗礼过11次,据推辞,17世纪末的大饥荒,可能消灭了法国全国人口的10%。17世纪末,全英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饥荒已经司空见惯。同时代的克隆,每5万人就有2万人在大街上乞讨。1796年-1697年,一场特大饥荒在北欧蔓延,芬兰全国人口消失了三分之一。
苦难的17世纪。
另一个冷知识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所过之处,带去的不仅是兵灾,更有烈性传染病——鼠疫。“是年凡贼所经地方,皆大疫,不经者不疫”。这也是我过去所不知道的,一如过去没人知道张献忠的军队入川后,屠杀虐杀老百姓。
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