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汗疱疹的小偏方

这两天有人问我汗疱疹的问题,相信很多人手上都长这种透明的小水泡,但是有人一直识认为是上火,开始吃去火药,其实吃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还伤脾胃,

这种透明小水泡最好不要挤破,因为挤破会越长越多,又痛又痒,这个在中医上称为是汗疱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汗疱疹的主要形成,就是体内的湿气过重,所以千万别认为上火了,这个时候去湿才是关键。

体内湿毒过重,导致手上出现一些小水泡并且轻微瘙痒。

如何祛湿?

1,背部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蘸少量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2,艾灸养生,祛湿补阳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祛湿。

艾灸取穴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

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疗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

5.丰隆穴:

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灸仪灸30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

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另外再介绍一个小偏方:

首先我们准备一块生姜就可以了,我们把生姜切成末,然后准备一个容器把生姜放在容器里,放完生姜之后之后,放一点酒精或者高度白酒也可以,然后我们把它搅匀,搅匀之后静置一个小时,




静置一个小时的作用是让酒精浸泡在姜里,或姜的味道渗入到酒精里边。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找一个棉签沾一下,然后涂抹在我们手上长水泡的地方。




只需每天涂抹三到五次就可以了,最好是晚上睡觉之前多涂上一会儿效果会更好,只需三到五天手上的水泡就会自然消失了。

再就是如果说我们手上长水泡时,千万不要用手去磕破或者是用利器把它挑破,这时如果说我们手上的水泡里的水留到哪里,我们的水泡就会长到哪里,大家一定要注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就在今天早上,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在25日写的一篇纯干货教程居然阅读量上千了,预计还有可能向两千去,点赞数...
    乐正焰阅读 6,849评论 118 225
  • 北山街秋,杭马赛暖。11月3日早晨,2019杭州马拉松在黄龙体育中心开跑,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36000名选手,沿...
    nbmike阅读 185评论 0 0
  • 靳同学是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一身的坏毛病。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课间和同学搞摩擦,考试一塌糊涂。 面对他,我真...
    空谷幽兰_aa95阅读 176评论 0 0
  • 1. 孩子,你为什么学琴? 国庆节期间,一位妈妈犯了愁。 这位妈妈育有一个六岁的,非常爱弹钢琴的可爱女儿。国庆节前...
    十点半的牛奶阅读 279评论 0 2
  • 从小到大,我无数次流泪,但没有一次是为父母、为孝道而流泪,直到在2019年学校举办的“孝亲敬长、砥砺前行”讲座会...
    盂鱼於狱阅读 1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