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L王
1
跟一个远在广州的朋友闲聊,聊到她最近看到的新闻。
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我没有对她的观点表示赞同。于是我们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结果是彼此都不想再聊下去。
“好事”成双,今几天说到她朋友对于自己婚礼是否操心的问题。在过来跟我吐槽之前,她带着“朋友不操心自己的婚礼这事也太不靠谱,太不可思议”了,没想到我的观点竟然也是“将来如果有可能我也不想对自己的婚礼操那么多心”。这样的回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带着雄心来吐槽,却铩羽而归,着实令人抓狂。结果可想而知,聊到最后都不想再跟对方说话。
2
静下心来反思这两次不愉快的聊天的原因。
“鸡同鸭讲”和“对牛弹琴”是真是存在的。她在用自己的思维模式讲述一件事情,并且对你的回答有固有的期待,一旦不符合脑海中已经形成的答案,她就像被不小心触及开关的机关枪,咔咔咔的吐着子弹,那些子弹射向你,如果你毫无招架之力,那就会被左右了思想,也许在下一分钟你就会被说服了,丢掉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如果碰到像我这样,会因为不赞同而奋力掰扯的,那最后也是两败俱伤。究其原因,两个人带着两种不同的固有思想,在看待同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有不同的反馈,如果非要用自己所处的位置,所持有的观点,所处的格局去争论,必然会产生巨大分歧。兼容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不兼容带来的除了没有必要的争执和没有必要的怒气之外,还有见识短浅的即视感。
在争论里,我们总是惯性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全副武装,油盐不进。以往的认知和经验裹挟着巨大的压倒性的权威打压面对新事物的你。在权威的面前屈服于经验,屈服于以往的自己。深陷的泥足拔不出吃人的泥潭。
3
毕淑敏在《非洲三万里》一书中讲到她的导游告诉她“关于这段历史,这个纪念馆只是一言之家。它代表阿非利卡人,也就是布尔人的观点。如果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结论也许并不一样”。这句话让她带着迷惘去参观了先民纪念馆。看到后面我才明白是什么的意思,每个人或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生活环境,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轨迹。不同的人生经历,或者不同的历史轨迹让他或者他们对同一件事情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也就是我们一贯知道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观念不同,思想不同带来的碰撞是也许是促进自身思考和进步的途径之一。
在争论的过程中,我们说到“道德”,道德没有像法律一样的约束力,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界限。说到底,被环境染成不同颜色的人对所谓的“道德”理解也不同。这就牵扯到“道德”到底是什么?朋友说“如果道德只是用来约束自己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对任何事情做任何评判了吗”?我不认为不能评价任何事情,只是在评价之前是不是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事情的结果。
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惨案,正在看剧的你也许悲悯天人地感叹道“真是太可怜了”,转眼就接着沉浸在了电视剧中,惨案是什么已经抛诸脑后了。但是事情的真相,却将过程事无巨细的再现。那些挣扎、沉沦、渴望、绝望,一点点剥开厚重的壳放在你面前,你跟着真相中的人物悲喜,这时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和本质。
记得,如果下次没有接触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做出评价。在还原事情的真相里,我们才能知道种种感情,种种选择的根源。否则,那就只是一件稍微带有爆点的新闻,稍微吸引眼球的新闻,热度一过,只是毫无生命力的文字。
4
争论之所以称之为争论,双方必定都是带着说服对方的隐秘想法。争论的产生除了三观不同,还有弱者宣泄情绪的方式。不断的被质疑,不断的质疑,不能说服,不能被说服,怒火迅速上升。结束争论的时候,必定是带着怒气。关于争论产生的怒气,我归结为弱者手中的剑,因为受到挑战无法旁征博引,无法有理有据有底气的讲出自己的观点时,那把剑刺伤对方。怒气是弱者防御的武器,同时也是阻止弱者进步的那一片树叶。怒气让你我被情绪控制,一叶障目,不愿意接着就事论事,将自己所受过的挫折和不满全部转移到正在与你争论的这个人的身上,正在讨论的这件事情上。自身丑恶的一面显现,再无修养节操。
越去思考越发现,我们之所以那么容易被激怒,无非是内心最深处的自卑,色厉内荏是弱者的保护色。易怒易躁的我发现自己没办法带着公允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因为生活中的事情都带着我特有的感情,都注入了我的主观思维。想要走出这样的困境,大概需要停下来评论,停下来看看是不是需要强大起来,走出弱者行列。
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思想开明,有能力去爱也有能力去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