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提到了加入群体活动能够促进个人试图改变现状,并努力坚持下去。加入群体活动是主动转换外部环境的行为,目的是让个人处于一个利于改变的氛围,推动变化的产生。
这是一种自愿接受外界的监督和激励方式,如果你愿意相信,并不断去做,一定会有所改变。
加入群体活动让你感受到不只是一个人在跑步的路上“挣扎”(可能最初你并不喜欢跑步,跑步只是你实现减肥的方式,所以暂用挣扎一词)。
一个人一直做一件并不是特别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畏难情绪潜藏在意识里,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找到各种理由搪塞自己,影响改变的发生。即使像往常一样没有突发情况,一段时间不见成效,也会让消磨个人坚持的意志。
每个人都具有社会性,加入群体活动不仅让你突破个人努力的局限,看到别人的优秀与勤奋,也刺激你的神经,找到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努力靠行动和坚持靠近神一样的队友。比如,加入群体活动之后,我看到每天十公里轻松搞定的人,也看到每周一个21公里拉练的人,还看到每公里3分半配速的人。他们都太优秀,让我有种不努力便不好意思安安分分呆在群里的冲动。所以,有段时间,我一直默默地跑,直到有所进步才在群里分享,接受大家的认同和赞许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减肥的信心。
我不是崇尚个人崇拜,而是向往遇见更好。在不断行动的过程中,你不必成为另一个他,只要成为另一个你。
群体活动的每个人因为跑步聚在一起,虽然最初的目的可能不同,但都希望通过跑步的方式达到预期的结果。当整个群体氛围异常浓厚,而你又恰逢身处其中,如果你认同并参与,就会受到带动和影响。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包括知识层面、思维方式、运动习惯都不尽相同。群体的沟通和交流,比你从书本上得到更加实际和妥帖。群体成员的经验和教训,比你自己摸索来得更直接和有效。比如,我跑了两个月,才知道跑前和跑后做拉伸才不容易形成肌肉;不要吝啬买一双合适的鞋,还需配几双专门的跑步袜;什么样的脚型适合什么品牌的运动鞋;全国各地马拉松的举办日期都在什么时候;怎样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等等,这些都是在群体活动中晓得的。
当你认同并参与到群体活动时,每个人都会分享个人的感受与心得,你也会有所领悟,加入分享的行列。经验也好,教训也罢,分享的关键在于你获得了存在感。每个人都需要存在感来体悟个人的价值感,从而更加用力地生活。
我强调群体活动的重要性,并不是否认个人活动的重要性,而是巩固个人活动的既得成绩,以期再接再厉,直到达到预期的减肥效果。
减肥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源于你个人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坚持行动的耐心。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行动的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再多都无济于事。
大多数时候,你都是一个人在跑步的路上“挣扎”,那也没有关系,当你真正习惯并享受一个人跑步时,也许跑步带给你的不只是掉了几斤肉的兴奋不已和流了多少汗的酣畅淋漓,而是在自身主动改变和接受外界监督之中因自律形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这将让你终身受益。
(这篇有点短,希望你能读完而不感到乏味,暂且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