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会有欢迎会的传统?
* 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合并
* 医疗系、卫生系etc. 临床医学德语班属于医疗系,医疗系又分一大班、二大班
* 德语班归入启明学院
* 大一在华科,大二搬到同济since 2000
2. SK各届交流的福利—避开大坑,消除信息不对称
3. SK和一般临床有什么不同?
* 上课:中德、八年制教学方式和五年制不同(器官-系统整合教程)、英语课自动升级托福雅思班
* 考试:当然考试方式也和五年制不同,所以有上一届流传下历年真题给下一届的福利(全凭记忆)
* 启明:启明学院专属公选课、图书馆借书上限20本
* 医学院教学方式:科研导师、临床启蒙、PBL(老师态度)
* 医学院资源:局部解剖学的大体老师中德班分配3具
* 评奖评优:专属名额班级内部评选,不参与同济二大班的竞争
* SK18新增福利:郝老师
* SK = 德语系+医学科学家+临床医生+……
4. 同济周边吃喝玩乐(contrast with HUST)
* 同济食堂:1个学生食堂、1个教工食堂、2个外包食堂、1个麦当劳(无卫生间)
* 周边饭馆:山东饺子馆(环境差、聚餐定点)、茶港(粤菜、消费较高)、大米先生、外婆菜
* 高端消费:武广(城里)、万松园雪松路(好吃但排队)
5. 在主校区需要把握的事
* 综合性大学与行业类院校的区别
* 图书馆藏书:同济80%是医学专业书
* 讲座资源:华科吃肉,同济喝汤(如余华、李开复etc.,医学类讲座除外2005诺贝尔奖)
* 公选课:同济公选课不很丰富,主校区老师过来上课都很稀缺
* 不同专业:直观感受(华科全是男的、同济全是女的)、思维碰撞
* 运动会:同济是独立的,但是来同济以后也可参加华科的(同济不停课)
* 关于考试
* 语言考试:大一下德语四级,大二上英语四级,大二下德语专四+英语六级;甚至可以考DAF,直接申请去德国,e.g.海德堡、弗赖堡(可能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时光,到同济就没什么空学语言了)
* 计算机等级考试:大二上学习VB,可考二级;大二下学习网络技术,可考三级;四级看造化
* 关于生活
* 华科食堂:再也没有物美价廉的学一、学二了
* 享受gap year吧!大一大二是压力洼地,前有高三的笔耕不辍,后有医学专业课的昏天黑地。
6. 为什么报同济和中德
* 微生物老师“省会医学院”
* 不仅仅是对症下药,更要明白药物的作用机制(e.g. 青霉素作用靶点是G+细胞壁,不能用于G-)
* 科研的开拓者
* 临床、科研、课业+语言
* 不仅仅是“省会医学院”,“南北东西中”
* 医学三大支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 中德1962至今,曾经因某种原因停办,80年代两年招生一次每次两个班,之后每年招生每次一个班
* 德国交流名额
* 原来只有海德堡、慕尼黑实习,现在增加了很多如汉诺威、斯图加特
* 随着医学院合作的增多,除了中德班享受之外,五年制特优生也可以申请
* 美国交流名额
* 蹭公共卫生学院
* Brown大学夏令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