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那么这个差距究竟是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呢?金钱,地位,身世。
其实都不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其实是体现在思维与认知上的。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每个人不同的思维与认知。
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让我很有启发。它从金钱这个角度切入,形象的展现了人与人思维与认知的差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完全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富人”与“穷人”(文中特指拥有“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人,下同)之间哪里只是体现在资本,更表现在思维与认知上。
一、完全凭感觉做决策
很多人都喜欢使用“我觉得”这个词。这个词本身是个中性词,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其中却隐藏了一个“大坑”,很多人已经掉进去了都全然不知。他们完全凭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的观点不一定=事实。
我们都知道,我们要想进步,都需要改正自己的不足,即不断以正确事实来纠正缺点,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使得自己不断进化。
可是如果完全凭借感觉做出决策,从而忽略了事实的存在,那么就无法发现自我的认知不足,形成良性的进步循环,从而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比如当年网上电商刚出现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机会。只是同样的机会,在不同的人眼中完全是天差地别。很多人都凭自己的“感觉”认为这玩意儿不靠谱,却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互联网在今后“大概率”会改变世界。
所以,凭感觉做决策,甚至忽略掉事实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穷人思维”。因为,如果你的感觉与事实相左,则一文不值。
二、追求100%确定性,不懂得概率权
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大概率”这个词。其实我相信很多人当年还是看到了互联网在今后“大概率”会改变世界的。可为什么他们还是没有行动起来,去抓住这个互联网的红利呢?这就引出了“穷人思维”的第二个特性,即“追求100%确定性,不懂得概率权”。
就以我为例,在2017年初,当时有不少牛人都推荐购买腾讯的股票。我当时经过简单的思考,觉得买腾讯的股票的确靠谱。因为腾讯在中国的地位几乎没有其它的公司可以撼动。而且像微信,王者荣耀等明星产品更是会不断给腾讯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但是”,此时我头脑中的“穷人思维”开始运转起来了,“它”提醒我,虽然的确是大概率都能够赚钱,但“万一”要是亏了呢?好一个“万一”啊,就是它让我没有下定决定当时就购买腾讯的股票,结果导致我直到2017年的7月才最终购买,期间错过了太多的收益。
可是话又说回来,有人会说:你这都是马后炮,因为处在当时的那个时间点,你怎么知道以后是涨是跌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这就触及到了一个“穷人”与“富人”之间最深层次的差别,“概率权”的问题了。一支股票,我判断今后有80%的可能性会上涨。而且随着持有时间的增加,其总体盈利的可能性将会不断增加。那么请问,这支股票该不该买?
毫无疑问,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要说是80%以上的可能性盈利,就算是在51%的可能性可以盈利,49%的可能性会亏损的情况下,其实都是有利可图的。
举个例子,对赌场的规则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从概率上来看,在一场赌局当中,赌徒与庄家(即开赌场的人)获胜的概率分别都是50%,这里唯一不同的是,如果赌徒赢了,那么赌场会从赌徒的利润当中进行一些抽成,大约1%左右。
但是千万别小看了这1%,因为它就是整个赌场能够生存下去并且不断盈利的最重要原因。作为赌场方,面对这场有51%胜率的赌局,我只要不断的赌下去,总体获胜的概率将会无限趋近于100%。
这个世界其实永远都没有100%获胜的确定性。举个例子,当我们走在街上,都是有极小的可能性遭遇车祸,这是不可否认的。哪怕喝水都还有极小的概率被噎死呢?难道我们就因此不喝水,因噎废食了吗?
所以,永远不要去追求100%的确定性,只要在概率权上那个占据优势,就大胆的去做吧!
三、总是倾向于买入负债,而不是资产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穷人”和“富人”在资本的数量上是相差不大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但为什么到了最后,这资本数量上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穷人”总是倾向于买入负债,而不是资产。
比如,很多“穷人”,他们的工资并不高,但是却愿意将自己大部分的钱用来买汽车,iPhone X之内的“负债”。(在我眼中这些东西就是“负债”,因为在你买入这些东西的一瞬间,它们的价值就在不断贬值,像汽车这样的东西还需要不断投入额外的钱去加油和维护)
当然要澄清的是,我并不是说买汽车和买苹果手机是不对的。我想表达的是,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做这件事情有必要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呢?
比如手机,无非就是打电话,上网,玩APP等这些用途。一个月薪3000块的人真的有必要用三个月不吃不喝才能够省下来的钱去买一台iPhone X(再次解释下,我不是对苹果手机有偏见,这里只是取其价格高的这个特点来用作例子)吗?其实现在一台2000块的手机从使用需求上来说真的已经够用了。
再比如汽车,让我们来思考,买汽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很简单,代步工具嘛。那么,真的必须要买汽车来作为代步工具吗?其实不然。现在公共交通是如此的发达,就以我所在的城市成都为例。我现在出门,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真的是太多了。我可以选择地铁,公交车,二环路高架桥环线的快速公交,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
既然有了这么多出行的方式,难道真的有必要去花钱买辆车吗?(当然公共交通不发达地区的人可能的确需要买车)还是以我为例,我选择以上的各种公共交通出现方式作为我的代步工具,每年的花费最多也就是2000块。但是要买辆车,你不仅需要在一开始花一笔钱,而且还需要在每个月花钱来“养”车。而养车的开销每个月平均应该是800-1000块左右。而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概率体系当中,将“车”定义为“负债”的原因。
再来谈谈“富人”,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的是,“富人”和“穷人”一样,其实花钱也很厉害。但其中唯一的区别就是:“富人”的钱是花在买资产,而不是负债上。
巴菲特身家几百亿美元,但是他依然住在自己于1958年花三万美元购买的小楼里,并没有花钱买入豪宅,因为在他的眼中,买入豪宅就是买入“负债”。所以他将大部分的资产都买入了股票,因为这才是“资产”。
当然,这个例子的确有些极端。有那么多钱了,即使买入些“负债”,用来享受生活,又有什么错呢?的确,如果你有这个经济实力,买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买入“负债”只会让自己陷入坑中,难以自拔。
四、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收益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一些“一夜暴富”的故事,而是很多人都对此向往不已,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于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成为了股票市场或其它投资市场的“投机者”,俗称“韭菜”,被别人反复收割。最终不仅钱没有赚到,反而把本金也赔进去了。即使有个别运气好的赚了钱,但是这个钱也大都是“小钱”。
其实要想在短期内赚到大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赌博,其它想要在短期内暴富的方式,其根本莫过于此。比如在资本市场做短线,加杠杆。这的确是一种方式,但是请问,这和赌博又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根据金融学中的“随机漫步理论”,没有人能够成功预测短期内股价的走势,预测者预测成功的概率总是趋近于50%。
但从长期来看,预测却是管用的。美国股市的道琼斯指数从1900年时的不到100点,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0000点,涨幅达到了100倍。更重要的时期间还出现了包括从1929年——1933年大萧条的大萧条事情,道琼斯指数从高点的近400点,一路暴跌到了43点的低点,跌幅近90%!但是这依然没有影响到它从1900年到2000年间涨幅100倍的结果。因为事实就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股市是可以享受到科技发展进步的红利的。所以长期来看,预测股市是靠谱的,而且时间越长,越靠谱。
五、对新事物的抵触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总是会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也恰恰是这些新生事物,不断的推动的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对此却是持有抵触态度的。
在远古时代,当轮子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却不愿意使用,仅仅就是因为这是新生的事物;而那些少数的人,使用轮子做成了车,走向远方,去探索新世界,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A股刚在中国出现,出现了一种叫做“原始股”的新生事物。当时那可真是,几乎没有人愿意买,甚至是白送,很多人都不要,最后大都是各个企业强制分配给本单位的员工。但后来呢?最后拿到原始股的人都赚了大钱。可为什么当时白送都没人要呢?我认为还是“穷人思维”对于新生事物的抵触之心在作怪。
但事实上,每次新生事物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都意味着机会的出现。战胜我们人类自身的弱点,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新生事物,这才是“富人”应有的思维方式。
恰好前段时间看了傅盛的那篇有关“认知升级”的文章,深有感触。的确,人的进步其实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认知的进步上。认知改变行为,行为改变习惯,习惯改变命运!从改变自己的认知做起,让自己拥有“富人”的思维方式,迈出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