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第31天
1.短课课程设计
(1)为谁而讲:对象:人物的精准定位
(2)为何而讲:想达到什么效果目标
(3)为何有效:目标怎样做能保证效果?
检验工具:何以见得
题目:简单明白,有感觉,有吸引力。
三个小时短课用这三个来检验一下
人是为社会服务的,为系统服务的。导师厉害:杀人于无形。
尝试用非语言来表达
问顾客需要什么?改成:找出来顾客需要什么
短课标题: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秘密。
核心概念:家长学会三招,孩子爱上学习。
标题:中年夫妻,从队友到蜜友
核心概念(服务标题,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清晰身份定位,提升夫妻幸福感。(How)
多想“我们”
销售的最高境界就是顾客求你卖。
更少才是更多。(Less is more)
新闻里发生了与之有关的事情
组里学员互相PK
最重要的是培养出学员的能力,帮助他可以提升,一定会很成功的。有学员举手,给他们充分的肯定。做不到就惩罚学员,学员很容易和你翻脸。送礼物给学员,他就容易喜欢你的。
幽默小故事,感人实事。
情景创作,音乐配合。
音乐是帮助导师调节气氛,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1.情景再现:妈妈打孩子,妈妈打分(愤怒)
2.收回投射,处理情绪。
3.交换角色
收回投射:换位,感受,情景,
放音乐:屠洪刚:“感谢”课程结束时,所有学员围圈,拉手放这首音乐。
12个人一组:系统排列
点到为止,呈现就好,不是解决。
标题:婚外情的诱惑
1.为谁而讲:因为有婚外情而导致有婚姻危机的人群
(1)两个代表:1个代表短课,一个代表听课学员。深呼吸放松,打分。
2.为何而讲:三个小时课程从中知道婚外情的原因,意识到婚姻中自己的不足,努力的方向是啥!
(1)现象,原因
(2)责任
(3)如何解决:收回投射
3.访谈后,再问代表,感觉,打分。
4.课题太大了,短课三个小时讲不完,下切:主要讲一个技巧:收回投射。
5.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不做烈士。
案例
标题:做不焦虑的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核心课题:帮孩子培养出照顾本人人生的能力。
为谁而讲:
孩子有什么情况发生,家长焦虑。
同学们的分享
5组杨红第三天分享:
1,非常认同“正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他们做到了你才是成功的老师。”
2,非常认同“说不出来的做不到,说不清楚的做不好。”
3,非常认同“没有难与不难,只有懂与不懂。”
第16组赵倞第三天分享
1. 妥协是双输。人生要用三赢!要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在生活中时常有这样的我执,觉得我的事很重要,我很重要。每当把焦点放在我这里时便丢失了与他人联结,也就丢失了力量。
2. 老师今天分享了一个学员上了七次课每一次目标都非常清晰只拿一样东西。我们学习,设计课程或者讲课也是这样。贪是没用的。拿到一个知识点吃透讲透,比贪多更有效果。
3. 老师在用一个亲子课程活动设计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当学员引入情景以后。学员会有强烈的感触和体验,自己的力量出来了。比我们的很多语言,教授,意识上的工作都有效。
4. 当导师不是看到什么就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越清醒就越能做得更多更好!
5. 今天下午的排列很震撼,原来课程设计也可以用排列的方式推进。以前我以为理论学的够多越系统就越能够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现在明白,方案再多,有没有效果还是要看系统动力。如果懂得就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懂得道,需要做的就很少!
感恩老师还有所有助教,同学的支持!非常期待明天的课程!
第三天20组陈荣晶115号分享:
今天非常触动的3点,课程题目:孩子学习动机的三个秘密
核心概念:船无动力不走,飞机无动力不飞,孩子无动力家长推!
一、为谁而讲?
看似很知道短课的人群是谁,真到课程设计的时候就感觉到很吃力了,我们今天的课程的题目是“孩子学习动机的三个秘密”,经讨论是9-15岁的家长。后来感觉不够精准,细化了一下,是70-80后热爱学习,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找到未来方向的家长,和对目前学习吃力或者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家长,心里困惑但是找不到有效方法的人群。
二、为何而讲?
想达到什么效果,希望通过学习让家长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增加和孩子的链接,让孩子感到学习是快乐的,可以让他有更好的人方向,家长增加了对这方面的了解,更能懂孩子,链接也顺畅,目标一致。
三、为何有效?
孩子是需要驱动力的,1、是快乐驱动,另一个是痛苦驱动。
孩子在快乐的驱动下会动力长久而家长也轻松。
做些互动游戏了让家长通过这种体验,感受到动力是需要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