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艳阳高照的天气,在从老家回广东的那天,瞬间直降到零度以下整个城市变得跟冰窟一样,加上豪迈的西北飞,走在室外分分钟被吹傻的节奏,当天即使穿上最厚的衣服,还是一走三哆嗦,这也让我终于再次体验到了西北冷酷的一面。
但比天气更为冷酷的是在老家这五天的所见所闻。在家的每一天,都在不停的刷新着我之前的认知,这种更新感,并不是一种让人愉悦的感受。
要给大家说明的是,我的老家甘肃合水,是西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跟大多数县城一样,这里面的人彼此都能打个照面,县城里的人,女人发型穿衣风格一致,男人爱好相似,小孩叽叽喳喳快乐非常,县城的日子和其他地方的日子没什么多大差别,吃饭睡觉恋爱工作,一样都不落。
而我,上大学之前的所有时光都在此度过,这个县城承载了我从幼孩到大人的整个过程,细细碎碎,各种情绪都有的。
但是自上了大学后,四年本科加研究生三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是因为路途遥远每年回家的时间只能寒暑假或者节假日,二来自姐姐在广州工作结婚生子后,我基本都去她那。而毕业工作后,回家的次数更是寥寥,基本一年回去一两次,回去次数少罢了,每次回家更是去也匆匆来也匆匆。我对家而言,成了过客;家对我而言,只是偶尔栖息的港湾。
这次突然临时决定回家是因为奶奶白内障眼睛要做手术,但经检查后,由于奶奶80高龄且眼底损伤,已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于是只能放弃手术。
我们回去的当天,奶奶已出院回家,于是我们一行直接从机场驱车前往爷爷家,爷爷家是名符其实的在山里,虽然回去的路已经修成了柏油路,但山路弯弯曲曲,弯道甚多,一路我都处于头晕肠胃不舒服的状态,妈妈和姐姐亦是。
走到村头的时候,很多上了年龄的老人在村头晒太阳,他们皮肤黝黑粗糙,眼睛眯眯着,嘴里叼着大烟斗,穿着厚厚的黑色大棉袄,只能看到有烟随着嘴的一嘬一嘬冒出来,他们就像黑色的猫一样,慵慵懒懒一动也不动。
车开进村子里,静悄悄的看不到几个人,偶尔瞥见的,是提着蒿草的老头,步履沉重。其实这种情况在农村很常见,年轻力壮的大多数选择外出打工,在家的都是家里的老人,和年龄尚小的小孩,农村的没落荒凉让人难受。这也是这次回家对我的震撼之一。
到爷爷家后,奶奶已经准备了可口的饭菜,一路的劳顿让我们胃口都不是很好,奶奶见我们吃的很少,一直念叨是自己眼睛看不清楚饭菜做的不可口,虽然一再解释是晕车的缘故,她还是自责不已。
因为老家房间都没收拾,我们在院子里坐了坐聊聊天就准备离开,爷爷说,多留一天去村子里的祠堂拜拜,爸爸说,算了,下次吧,时间紧张。
爷爷的眼神有一点暗淡,但我们还是决定回家。坐在车上我看着站着大门口的爷爷奶奶,心里酸酸的,有一点想流泪,因为我不清楚下一次再见他们是什么时候,再见他们时,他们是什么样子。
以前不是很明白养子防老这句话,一心只想去远方,一心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随着自己慢慢长大,长辈老去,越发理解亲人之间的连接。
这次回家,让我明白,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回家的路,一定要记得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