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的理解(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对明明德的学习理解

明德即天德,好生、去私、自强。日月是天的主要表现,日月相推曰明,终而复始,万物得以生生不息。日月无私照,无论贫富贵贱、东方西方、皇宫茅舍。日月的运转从不停歇,即自强。

明明德,彰显天之德。怎样彰显,就是象天和日月一样,以身力行,施不言之教。《康诰》克明德、《太甲》顾是天之明命、《帝典》克明峻德,都是要求执政者能够自觉的效仿天的美德,从而教化老百姓也来效仿天。试想如果大到当政者、小到管理者能象天一样好生、无私和自强,产生的触动人心的教化力量会何等巨大。这种至高的道德标准现实中很难有人完全做到,但我觉得作为修养的方向是完全可以的,作为自己不知如何是好时的抉择标准是直接易用的。如果你求别人帮忙,对方拒绝了你,生不生气?问问自己天的反应会是什么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皆自明也”,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人和天、日月一样,德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是自明即自强,居高位者应该象天一样自觉践行这些美德,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教化力量。我认为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大学》的主旨。

古人认为月与日都是“自明”,儒家的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和日月一样自具明德,本性为善,一部分学者如董仲舒认为性大于善。董子将性比为禾,将善比为米,米来自禾,但禾不全部是米。我倾向于董子的观点,人是动物进化而来,丛林法则的基因必然留下烙印,降临人世后父母哺育我们,给予完全无能为力的我们以关爱,使我们感受到善,认知了善。只要得到哺育活下来,就有了认知善的过程。所以是父母或是养育我们的人教会了我们善。基于这一点去理解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更易于明了。(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消散芬芳; 片片凋零; 此刻 我不知是风吹过无痕的自然; 还是时光如流水般的无情; 带走了花迷人的香与独特的美;...
    凯迷人阅读 334评论 0 1
  • 相信很多的在校大学生都有过做兼职的经历,首先会考虑这份兼职薪酬是否值得我花着这么多时间去挣。不同的家庭背景、思想也...
    小黑葛阅读 196评论 0 0
  • 文/归海无期 谁把昨天盛入酒杯 咽下喉咙 落寞的微笑与泪水 祭奠醉死梦生 谁把昨天拍成照片 挂在墙上 坐着摇椅拿着...
    归海无期阅读 382评论 0 0
  • 心赏笔记:2017,6,26 亲爱的媳妇,你昨天在群里表扬大圣帮你摘菜,干家务,孩子们需要你的认可,很好;...
    心小事就大阅读 2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