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读后感--0808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究教育生活现象及其体验的学问,是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关注课堂的显性情况,更关注其隐形方面。
2.关注课堂内的情况,更关注课堂以外学生的生活世界。
3.关注教之“学”,更关注教之“育”。
4.关注教师工作的技术层面,更关注教师的实践智慧,即教师的教育机智。
5.关注现象学哲学理论,更关注现象学方法在教育中的实践。
教育现场学关注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非知识性、非学科性、非技术性的因素,如教育环境中的气氛、教室环境的布置、孩子学习时的体验、孩子对待学习的感受、教师的教育机智等,很多无法刻画、无法测量、看不见、难评价,又无时无刻影响着教学的开展。
“教”而优则仕,而不是看不见的“育”
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教育就是一种影响,是一种施加到另外一种影响上,让影响产生影响的过程。
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育的智慧可以被唤醒,却不可以被技术性培训。智慧的老师有这样一种本事:能够非常细腻地理解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的体验,从而即刻回应“对这个孩子,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这一问题。
何月丰老师在新加坡学习时介绍到新加坡教师发展有三条轨道,一条是“教学轨”,提升等级为“高级→主导→特级→首席特级”;一条是“领导轨”,提升等级为“主任→校领导→司长→总司长”;一条是“专科轨”,提升等级与“教学轨”一样,不同地是,“专科轨”专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类似于我们的“教研员”。即使是新加坡这样以教育质量很好的国家,在教师培养方面有自己的路径,但也只着眼于“教”,教而优则仕。但如果让教育行政管理层评价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从可测量、可视化的“教”方面评价,又怎么从“育”方面评价呢?而现实是大部分教而优的教师,在育人方面也是很优秀的,因为“育”在无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促进“教”的效果。
利用各种影响因素影响教育的发生
课堂里由师生共同形成一种氛围和气氛。优秀的老师要有一种特有的敏感,能捕捉每一个细微的心绪变化,随时调适自己的情绪、讲授和互动的节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奏出教学的美妙音符,迸发课堂的生命力。
不管只课堂中,还是在课堂外,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是社会中的人,不只是只有师生这一层关系,当然,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但是教师不能眼里只有教学,也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
学校中常有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发生,教师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学生性格特点等多方面考量,采取适合处理方式,让学生解决矛盾。
课堂上学生无心听课,可能是学生基础跟不上,听不懂;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可能发生一些事,心不在课堂;可能是身体不舒服......这些都要教师察言观色了解孩子真实原因再下判断。
学生作业没完成,相信很多老师都是先问学生“为什么没有完成呢?”再根据学生以往情况,平时学习情况等适当处理。
教育无小事,所有围绕教学发生的环境都无时无刻影响了教学,智慧的老师会考量各种因素的影响,利用这些影响因素影响教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