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一片月光中发芽生长,色调伤感但又温暖。
在月光的底色中,作家调动各种场景交替穿插,以写意的笔法,绘画完成了一个亲情回归的故事:从小与小姨忘年交的我,与小姨的有过几次疏远。生意失利动用姥爷养老金又到处借钱,弄得众叛亲离的小姨,在对待姥爷死亡的态度和行为上,让我最后一次与小姨疏远。多年以后,离开中原老家的两人都到了深圳工作生活,偶然相遇后,在一片月光中,两人和解。
人的一生中,注定会充满悲欢离合。人世间,像我和小姨这种由各种原因造成隔阂让亲情夭折的故事,比比皆是。有的,难以治愈,成了永远的遗憾;有的,像我和小姨一样,释怀后隔阂得到和解,亲情得以回归。
人与人之间,有友情、爱情、亲情等维系着相互的关系,滋养着人的情感,也使得生活显得丰富多彩。在所有情感中,亲情应该是最纯粹最无私的。亲情最好的状态,应该如三角形般的稳固。如果出现裂痕开始摇摇晃晃了,那人的情感世界便有了缺位,不完整了,本应该有的爱也就没有了。
没有了这份爱,个体的人内心会有一个对自己不利的阴暗角落,像癞疮一样蛰伏在人的心里。这个时候,需要修复,去除这个癞疮,让这份爱回归。
不过,我与小姨亲情关系的修复过程,是有层次的、递进的。
事实上,这份亲情中断后,多年来,双方都在拐着弯打探着对方的消息。在微信群里偶然相遇后,人性的矜持让两个人在整整8个月时间里,谁都没有迈出第一步。即使迈出了第一步,选择见面的地点也只是“关系还没有达到参加家庭聚会”的饭店。当我们的谈话触及到灵魂后,终于,我“打定主意,不计较了”,释怀了。走在小姨身后,多年前小跟班的情形又出现,“我胸里立即涌出一股热流,我辨认出这股热流是庆幸还有机会与小姨见对面”。完全释怀和解后,在月光下,我接纳了小姨,我挽着她的胳膊,离开饭店买菜回家做饭。
过程很伤感,结局很温暖。
作家并没有纠结小姨的忏悔,而是在“一年又一年的生活中,那根刺早就融化在我自己也正在经受的生活中”后,果断截除和抽空双方多年的隔阂,重新续上这段亲情。
小说语言非常细腻,作家对生活场景的运用准确丰富。此外,作家将故事设计为月光底色,让各个场景几乎都在月光下发生,这种精心密织出来的独特氛围,让读者仿佛经历了一场月光之旅,一股含泪的温情扑面而来,这让小说自带了辨识度。
作家最后赋与了月光这样的正能量:母系的、心智成熟的、充满感情的,这也是小说点题和托底的地方,同时,也点明了小说的寓意:人要善良,要包容心和有爱心。
能接纳小姨,也说明我已经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变得成熟了。这个,才是人应该有的成长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