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小爬
“我和他过日子过的好痛苦,不想过了。”
“为什么?”
“他整天我妈,我妈怎样怎样,哪里有我的位置。”
“那你和他沟通啊~”
“我不想和他说话,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
“那你们就越来越无法沟通了。”
“他整天不顾家,不挣钱在外面玩。”
“……”
“我不想过了,孩子也不管,这哪是人过的日子。”
……
“想想你们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为了孩子,也要咬咬牙坚持啊,不然将来可怜的是孩子啊。”
……
至此,谈话结束!
听完这段对话,你觉得这段话有意义吗?
我出生在农村,这是我最常见的中国式家长与孩子的对话。
生活似乎将一切都磨灭了去。多少处在不幸婚姻中的夫妻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也要坚持。
1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段话意义不大!也许这样说会招来中国家长们对我的抨击,但思想观念的不放开确是会荼毒掉一部分人。这段对话中听者未必真正站在说者的角度去理解和同感;听者带了个人太多的价值观尝试去说服倾诉者,而这段话说服力度很一般;说者的难处在于婚姻的协调难度和心灰意冷,听者未必能给予更好的建设性方案。
而夫妻问题的解决只能由当事人来,牵扯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一,孩子不是维持婚姻的工具;二,夫妻问题牵连孩子,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三,为了孩子勉强度日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好了,相信又有人来讨伐我了!你这不为了孩子着想就是自私的表现!
天真的父母们,不幸福的婚姻不要以为孩子感受不到,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敏感。如果夫妻不和,将来孩子很可能会复制你们的生活。心理学上的代际遗传表明,要么复制要么颠覆,要么继续父辈们的生活模式,要么将来找了截然相反的另一半。真正对孩子的负责是培养孩子积极健康和足够的心理能量以及该有的爱,即使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给你双份的爱还是同样不会减少。
2
其次,分析这段对话,丈夫极可能是个“妈宝男”,这样的男性不论生理年龄多大,心理却始终未成熟。开口我妈闭口我妈,心理未断乳,又无法独自承担家庭责任,也没有做好独当一面接手新家庭的准备。在妈宝男的心里,妻子自然要比妈妈低一等,凡事都得先妈妈后妻子。这一点只要存在男性的脑里并根深蒂固,好家伙,这个家经营得好才怪!
中国式家庭中,很多人不明白一件事,夫妻关系才是整个家庭体系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关系!一句老话说得好,“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如果你曾仔细思考过古代哲人说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话集结着先人的智慧,引导着后人的路。
说的再直白点,老一辈不要掺和小一辈的婚姻,小一辈的问题不要拉扯孩子来解决。夫妻关系和谐,日子过得好,其他一系列的积极效应自然就会出现——爸妈宽心,孩子快乐!日子过不好——爸妈操心,孩子不悦,最严重的是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是对孩子的极其不公平和不负责,更是夫妻双方的自私。
3
最后,沟通,沟通,还是沟通!指责式的沟通最容易破坏感情,损害关系。我怪你,你怪我,怪来怪去不了了之,反而加剧破裂。每一次冲突的背后都是更深的诉求和渴望。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不可以少玩会儿手机啊?” 两种回答:一种 “我玩关你什么事。” 另一种 “是不是我老玩手机减少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你不舒服了?” 这两种回答哪种更具建设性呢?显然是后者。
如同心灰意冷或是一反常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是一点一滴日常生活积累而来。一反常态的行事风格背后必然也经历了心理层面的翻江倒海。推荐一本《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写的很好,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比如当你不悦时真诚地告诉对方,“你今天做了一件什么什么事,没有跟我商量,我感到不被信任,这让我伤心。”(说明事实,抒发情感,表达需求)其实我们很容易引起对他人情绪的关注。
4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还请进去的好好经营,没进的完善自身。
真正的理解当事人是站在当事人的世界和思维去看待问题,感同身受。当然,只要涉及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时,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要欺骗自己,双方都有责任。加之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复杂也是导致问题不好解决的客观原因之一。
如何去突破就看双方的智慧了。世俗的眼光比不了自己内心实在的幸福。人生太短,何不让自己更快乐更从心地活着。孩子的问题,最重要是给他爱和力量,形式上的在一起如同一张纸一捅就破,力量太弱。
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不要以为不去改变不去碰触就解决了,不要以为重新开始新的婚姻就一定多幸福了。独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判人的重要标准,完善不了自身不要奢望孩子可以成龙成凤,不会处理事情不要祈求好日子从天而降。
婚姻,是一场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