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孔子《论语·颜渊》
子张问何谓高明。孔子说:“像水浸泡着一样的谗言,像肌肤直接可以感受到的那样污蔑的话,都行不通了,可谓是这个人高明了。像水浸泡着一样的谗言,像肌肤直接可以感受到的那样污蔑的话,都行不通了,可谓是这个人有远见了。”
第二类是愬人之言,也就是说经常会被人恐吓,诽谤,又或者是污蔑。这样的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极为不公平的事,也许还会让人一肚子的气。但是对于一个高明的人来说,就像肌肤上受点寒风而已,虽然冷了一点,但是不会伤害到内心,不会在意表面的这些言语,这是一种有远见的行为。
我觉得在生活中遭到他人的不理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或许我们要理解他人的不理解。有时候沉默就好,无需任何的解释,时间会给与一切问题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看过一本《日航的奇迹》,书中讲的是稻盛和夫把日航扭亏为盈的故事。我记得稻盛和夫到日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所有的人一起参与培训,主要先从高层管理开始,培训的什么内容?其实都是小学生的课程,一开始遭到了所有人的看不起,都觉得自己是大学生,研究生,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一样学习这些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要一二三四,这么笨拙的读书?大多数的人开始反对稻盛和夫,甚至讲很多不中听的话,但是稻盛和夫并没有生气,他只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应该有这种愚直的学习态度。包括他提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品质,也遭到了之前日航高管的反对,他们认为一家国企应该是为客户服务的。这些诸多的质疑其实都是遭到了大家的攻击。而稻盛和夫认为不提高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幸福感是无法为客户真心服务的,所以依然有自己高明的远见,坚持往一个方向前进。正式这种愚直的精神,大家学习了这些看似都懂而又没有做到的大道理,最终践行后才会使得日航在一年内扭亏为盈。
这就是一个组织在共生之前所必须具备的哲学共有条件,也就是思维方式共有的力量。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有时候遭到他人的否定的时候,是不是依然清晰得可以看见未来,是不是在质疑声中依然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这就是一个人的远见了,只有不生气,不愤怒,能够理解他人的短见,并且能够从这些事情的发生中,慢慢地提高他人的远见,那么这样的人就是高明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