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的场景虽然不常见,但是对我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那就是怎样做晋升答辩。
公司出现了一个职位,你恰好符合条件,这就是你人生的关键时刻。请注意,关键时刻,有一个专门的词叫MOT,Moment Of Truth。为什么会有一个专门的词呢?对,人生关键时刻,要想处理好,需要专门的技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上集中发力,有可能就让你的职业生涯省下3-5年的努力。
竞聘不是为了赢
我们先搞清楚一件事,竞聘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竞聘就是一场竞争,竞争当然是为了赢啊,把职位拿到手是我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作为一个职场老鸟,我想提醒你,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为什么?
首先,赢不赢,因素太多、太复杂。在很多情况下,竞聘的结果其实早有定论。这倒不是在说公平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竞聘是一个发生在小圈子里的事儿。在一个小圈子里,一个人行不行,能不能被提拔,经常是有共识的。不光群众的眼睛雪亮,领导的眼睛也雪亮。我的能力如果不到位,就不能指望通过一次竞聘、一次演说就能改变这个既定的现实。
第二,在熟人环境中,通常可以使用的竞争手段,在竞聘这个场景中是不可以使用的。比如,抨击前任,贬低对手,过度使用心机,等等,都不能用。还记得无限游戏吗?职场是一个重复博弈的场景,竞聘只是诸多博弈中的一环。如果你的胜负心太强,反而会让你在无限游戏当中失利。所以我建议你,首先把“竞聘”的“竞”字给忘了,不要把它当成是一场战争。
那当成什么呢?这就要说到第三点了:基于“无限游戏”的原理,竞聘无论胜败,都是一次改善你未来生存环境的机会。
竞聘这个场景,和其他沟通场景的本质不同就在于这一点。你想想,在一个单位工作很多年,其实你很少会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这么多领导和同事,坐下来认真听一次你对全盘工作的想法,这追光灯可是全打到你身上了。所以,利用这个机会,呈现平时被忽略的认知和能力,才是竞聘的重点。
所以,竞聘的本质,不是和对手竞争,而是向组织请战。请战即使失败,也是一次呈现你的准备、能力和决心的好机会。
竞聘=请战
我们再来看看“请战”这个词。什么是请战?就是统帅已经摆好了战场,备足了资源,你作为部下,发现了一个战机,然后请求允许自己来担当攻坚的重任。
你发现没有?在“请战”这个话语模式下,你其实是暗示了两个前提:
第一,你肯定了现状,肯定了领导,或者肯定了前任的既有部署。因为先有好的战场,才会出现合适的战机嘛。所以,用“请战”这个话语模式,你就回避了和领导、前任的冲突。
第二,你是在“请战”,也就是说明你要做哪些具体的事情。没错,“具体”,也就是有边界的任务和战役,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谋划能力和执行能力,也避免了你去谈那些大而无当的雄心壮志。
有了“请战”这个话语模式,你的竞聘就知道怎么说和说什么了。不管你们单位要求的竞聘发言格式是什么,你在准备时,都要包括这三个基本结构:
肯定现有战场
我的独特打法
我的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