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不幸的”。今天读到这么一句话,感受颇深,关于幸福与不幸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或者完整的将两者区别开来的说明,完全在于个人内心的想法,而呈现出来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哭与笑,并且这一切都是由人内心所决定的,自我的意识才是最根本的。
人生在世,追求各有不同,活法也千奇百怪,其实外在的客观世界全都是一样的,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自我脑海中对一切形成的感受和认识以及由于这些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关于幸福本来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条件,同样的环境也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因为人的内心想法并不一致,而幸福与不幸是人的感受。若是非要说有什么道理的话,大概经常笑的人就是幸福的,而经常哭或者是其他没有什么具体表情的大多都与幸福无法挂钩。
当然今天主要想说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借此说明一切都是人内在的自我感受,所以人一生应该追求并为之努力的应该是提升自我,而不是去获取所谓的金钱权利名誉声望地位。出生起带来的只有你自己和不成熟的思维,死亡带走的也只是这一生对所有一切做出的感受以及自我的思考。
英文中有个很有趣的说法“enjoy yourself”,是说玩的开心、过的愉快,直白的看就是自我内心的享受就是最开心的事情。西方文化在这一点确实值得去学习,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其他的附带事情。还有一点就是西方姓氏一般都在名字后边,强调的是个人的重要性,然后才是'祖先或者家族,而中国则一生都拥有了一个巨大的羁绊。在这里不讨论文化差异的优劣好坏,或者是否该有所羁绊的问题,但是人来到这个世间,确实应该活出自我,为自己而活。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开心快乐悲伤痛苦全都是自我内心的感受,即使会受到客观世界存在的事情或者物品或者其他人的影响,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自我内心的感受,外在表现出来的一切也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所以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就是活出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最后去自我做出判断或决定,倒不是说要与客观存在的外在脱轨,这样反而也不利于基本的生存,但是一定要能随时保持自我,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
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客观存在的世界最终都与自己无关,真切的自身感受才是几十年时光所能带来的,波澜不兴、宠辱不惊,真正去体验这个世界,去感受所有一切,才应该成为人生的目的或者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