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迪
1.
坐公车这件事儿,坐的多了,竟也生出了些感悟。
好多时候一出门,就瞅见后方自己要坐的车即将到站。于是为了避免再等不确定的时间,便拼了老命往前冲到最近的那个站。等到气喘吁吁上了车,却看到不远处的后方,还有一辆……
有过一丝的懊恼,毕竟忍着刚吃完早餐的胃部因剧烈跑动而产生不适的感受。
却也暗自庆幸,如果不拼命奔跑赶上这辆车,我怎么能悠闲地站在车上望着后方,知道我很快就能等到下一辆呢?如果没有拼命追赶,更大的可能是错过眼前这辆本来可以跑一跑就能赶上的车,而要再花去不确定的一段时间,以及忐忑焦急的心情去等待未知的下一辆。
比起等待机会,更重要的是能抓住一闪而过的机会吧。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机会究竟什么时候会到。
比起焦虑不确定的过程,我更喜欢在能掌控结局的高处,一览众山小。
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下面这种经历——
就是每当到了等公车的时候,自己要坐的那一路仿佛等到天荒地老都等不来,而前一天自己想要坐的那路车却接连着两辆停在自己的面前。可是,等到了下一次,再要坐这一路公交的时候,非得等到自己的耐心快要耗尽时,它才晃晃悠悠地来,还停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那等绿灯……
作为经历过无数次这样事件的我而言,早已练就了无限耐心与充足的体力与它赛跑。
每当久等不来时,便在心里默默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嗯嗯,大概五分钟后就到了,等五分钟一到车却没到,便又在心里默念再等五分钟……等它真的出现在不远处的时候,竟有一种十分惊喜的感觉!!
若在以前,我所有的等待的时间,便全部用来纠结——唉,出门前如果不多吃那一口饭,大概就可以赶上了!出门之后走快两步大概也可以的啊!眼睁睁看着车从街对面开过,自己却就在街这边,TMD司机就不能多等一分钟吗……更可气的是,劳资都拼命地追赶了,眼见着马上就可以追上,任凭在后方张牙舞爪歇斯底里请求司机等一等都不能激起司机的同情心,司机却一踩油门绝尘而去,最后,只留下在原地气愤跺脚嘟哝着骂他祖宗十八代却因为狼狈惹得无数“注目礼”而尴尬不已的自己……
后来想通了,下次坐公交,如果超过十五分钟,便放弃,选择其他交通工具。
就是这样,去往目的地的方式那么多,又何必在一条路上死磕。给了等待的机会,却也在等待的过程中备受煎熬,一旦过了那个最高限制点,便果断地“弃暗投明”吧!
3.
去年夏天,一位公车司机让我对开公车的师傅们又多了一层认识。
印象里的公车司机师傅们,几乎全部是一脸严肃认真驾驶(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吧)。偶尔遇到乘客问路,倒也算是耐心回答。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公车司机们都是时刻保持“战斗般的状态”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
直到遇到下面这位司机师傅。
因为喜欢视野开阔的位置,我向来坐在车的前排,如果没有,站也会选择站在最前面。也正因为如此,才看到了司机师傅们不为人所见的另一面。
七八月的天,下午两点正是令人困到极点的点。司机师傅大概是因为坐椅太热,抑或者是太过困倦,选择屈膝半蹲姿势开车!尽管已经采取如此常人难以想到的开车姿势,师傅的双眼却依旧处在朦胧之中,大概尽管脑子此刻虽处在不太转得动的时刻,却依旧能依靠惯性平稳掌控这辆关乎几十人生命的公车。
所以,公车有专用道这事,还真是为广大公车司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偶尔出神打盹的机会啊。
并不是想要批判这样的司机师傅,尽管我非常理解这样的行为的发生,人之常情,更何况还是大夏天的下午两三点,谁都有犯困精神不能集中的时候。可是,可以理解,却不能接受。
除了时间,生命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了。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任何理由而拿生命去开玩笑,尽管有些玩笑并非出自当事人的本意。
处在一个位置,无论什么身份,便要百分百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足以说服人去忽视因个人原因而“玩忽职守”。如果有,那么请先转交这份责任,别等悲剧发生,让那么多人为你的“个人原因”而埋单!
p.s. 以上三点,还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体能,强健的体魄,才能应对生命中随时出现的挑战!所以,动起来,跑起来啊艾瑞巴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