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有点焦虑,焦虑的原因很简单,觉得时间不够用……
有一段时间,除了每天保证7小时左右睡眠,其他时间感觉什么都没做,一天就结束了,夜幕降临之时,也是我恐慌之时。
内心总会不自觉咯噔一下“今天又结束了呀,我做了什么?”
我曾试图用不同的时间管理的工具,让自己可以更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时间。
最后痛苦的发现,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无论自己工作还是刷剧,它都会坚定的往前,冷漠又残酷。
而自己如果想利用好这个不可逆的资源,必须想办法提高效率。
但是,时间本质上是不可管理的,所以提高效率的关键就是——管理好自己!
如何管理自己呢?只有不断优化迭代,尽可能让每天自己“有事做”。
近期的做事节奏记录如下,以供后期迭代使用:
1、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拒绝睡懒觉,早上起床尽可能在家吃早餐,十分钟搞定;
2、上班1.5小时,每天往返路上通勤时间3小时,就用来额外学习,阅读或者听订阅的音频栏目,或者写总结,或者用来思考;
3、工作时候尽可能专注。专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尽可能刻意训练自己多线程处理工作的思维,并列处理不同的工作,能有效避免自己的拖延症;
4、保持和团队小伙伴的沟通,保持团队协作的一致性,同时把自己擅长的工作方式复制给大家,也同步其他小伙伴的优点,形成团队共生的成长模型;
事实上,这样的共生,让我们的学习成长都非常的迅速。扁平化的团队管理,交流频率比较多,团队氛围轻松,处理问题自然更高效;
5、近期工作强度挺大,每天工作10-12小时左右,有时候还到15小时,不得不感叹,保持健身好习惯,带来的体能优势就凸显出来;
创业本质比拼的就是体能,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活下去,熬死对手,话糙理不糙。
6、吃不惯北方饮食,还是需要自己做饭,现在做饭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就算晚上十二点到家,我也能迅速先花15分钟把第二天的午饭做上,再洗漱;
7、工作日已经没有时间训练了,但是运动依旧是压力大的时候,自己最好的减压方式;
而且越是压力大,越想活动活动筋骨,活动完以后,工作会更专注。运动、工作,形成自我的一个正循环,要继续保持!
8、不刷朋友圈、不刷剧,有空就泡在社群里,多聊天,多观察,多总结客户需求,然后调整运营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9、为了更高效的沟通,倒逼自己学着记录,写总结,写文案,写工作的SOP,学着建立自己的工作模型。
有几个基本要素无论多忙得保持规律:睡眠、饮食和情绪。
这三点就是地基,地基打牢固,才能安全稳定的往上建楼。而楼层的高矮与否,直接与地基有关。
虽然今年打比赛的目标是达成了,但是运动目标还是不能停,因为它能让自己做好精力管理,更加容易专注。
想想一年不生病不感冒,情绪稳定,自己就能保持前进的状态,不间断的前进,长期来看,自然能走得更远。
所以健身绝对不能断,它能为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撑高密度的工作。
年底的“几场仗”都很硬,但是经过“战场”的洗礼,团队的协作效率在稳定提升,还是值得高兴的。
无论公司的商业模式多牛逼,其实团队和用户才是一家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研究用户,研究团队,就算花再多精力都是值得的,收获跟回报是成正比的,无论工作还是健身,都一样。
2020,危机的一年,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从年初的清闲到年尾的忙碌,一切稳定的前进,发展也超出了预期,2021,更加充满期待ing~
团队的小伙伴们也被逼得十项全能,果然,压力才是成长的最好动力。
管理好自己,不要做没价值的事情,聚焦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和时间做朋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