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生命走过的日子,每个阶段都是新的自己,一个人在10年前和今天肯定不一样,在过10年又是一个人也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理解、思维、情感、逻辑……
很多人会说我本不同,没有一个人可以复制,找不到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就算是同一个父母的孩子们也是各不相同的,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不同,同心协力在未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你说在一个团队里,乃至一个家庭成员是相同类型的人一起合作,还是差异化的人在一起合作更好?哪一个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人、人格、人与人的不同,当我们了解了,才有助于更好的生活和处理他人之间的关系,偏爱和习惯与生俱来就有差异,虽然人从生理和外表看来没有什么不同,究其根本行为偏好,很多情况下,偏好会受到外界的生活环境所影响,行为上又发生倾向,人格中很多是很难改变的,但可以培养不一样的弱点。
例如:企业招聘是经常会使用性格测试表,来判断是否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当我们了解了,自己人格中的优势和劣势,才有助于沟通与合作。也是了解自己,越能理解他人,也更容易解读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些人喜欢在休息的时间出去旅游,有些人却喜欢宅在家里读书写字。
其实有很多人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例如你的家人、同事、供应商、客户等,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不予某人打交道,沟通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感觉,分享一下,来自心理学大师荣格四个维度:
第一,一般态度方面,外倾——内倾。人对于外部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般态度。外倾是从外部环境开始,先行动后思考,比较乐观,缺少深度的观察。内倾是关注思考,提炼后再反馈,相对比较沉默。
第二,功能类型,感觉——直觉。感觉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观察,关注细节,追求享乐完美。直觉是习惯评估预测后下结论,宏观上不注意细节,喜欢创新。
第三,决策方式,逻辑——情感。逻辑多指男士,认为情感不可靠,思维判断,理性的分析才靠谱。平时做事情会比较冷酷。情感多指女士,行为偏好,比较容易同情,同理心强,更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生活方式,判断——感知。判断面对生活喜欢追求结论,经常给出建议。害怕突发事件。感知指在生活处处可以体验,拥有好奇心,喜欢应对变化,但决断力不足。
理论非常繁复,组合出来的类型也特别多,不同的人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和程度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依据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对跟你一起合作的人有更多的了解,去调整弱点。让自己更好地去认知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活得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