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渔翁李正,世代捕鱼为业,住在一处偏僻的水湾,虽是人烟稀少,然而悠闲自得。
有一天他渔获甚丰,买来酒面对吴淞江独酌。这时门外来了一人,眼望喝酒的他,甚有艳羡分杯之意。他就说道:“你是谁啊?”
对方直率的回答让他一惊:“我是一个鬼,溺死此处水域已经好多年,看到老翁自饮自乐,就想讨杯酒喝。”
他心神稍定,大着胆子请鬼进来喝酒。两人几杯入肚,李正不觉忘了人鬼殊途。这鬼从此不时来与他对酌,他也聊以解僻野寂寞。
过了半月,鬼又来喝酒之际,醉醺醺地说道:“我明天起就不能来叨扰你的好酒,可惜了。”
李正问为什么,鬼说:“明天代替我的人要来了。”
李正停杯急问:“那人会是谁呢?”
鬼说:“是一个驾船的少年。”李正听了叹息不已。
第二天他守在水面,果然远远看到一个少年划船而来,正想提醒他注意风浪,然而这少年居然安然无恙地划走了。
晚上,李正端起酒杯时,那鬼又来了,李正问他:“那少年分明已经到来,可你为什么没把他替换去?”
鬼叹息道:“这个孩子自少年起就丧父母,养着一个小弟弟,我害了他,他弟弟如何能活?所以我才放过了他。”李正顿感欣慰,又隐隐对鬼生出一丝同情,当鬼也着实不易。
有一天,鬼高兴地对李正说:“明天又有一个代我的人要来了!这次我轮回有望了。”
第二天,果真来了一个人,在岸边徘徊许久,颇有轻生之意,然而就是没有投水,萦绕数匝之后就走了。
晚上李正问鬼:“怎么,这次也没替换成?”
鬼一副怏怏不乐的样子:“这个人还有一个老母亲,他要是死了母亲孤苦无依,我实在下不了手。”
李正只好安慰鬼:“你有一这片仁心,只怕不会在鬼道中呆太久,必有善途可生。”
鬼苦笑道:“天知道呢,无非就这样一直当个孤魂野鬼罢了。”
又过了几天,鬼面带笑容来告辞:“明天有一个妇人来代我,特向老翁作别,这次下了决心,不再行那妇人之仁,我也不会再沉沦鬼道了。”
第二天李正守在岸边,看到一个面容愁苦的妇女走到岸边,几次三番想跳下水去,然而踌躇老半天,还是爬上岸走了。
傍晚时分,鬼形神落寞地来到李正家,李正问他:“怎么又放过这个女人了?”
鬼长叹一声:“这个女人已经身怀六甲,我如果害了她,就是一尸两命。我也是个男子,沉没于水已经这么多年,还没有找到一条生路,何况这种孕妇,她死后又什么时候能得超生?所以我才放过了她。
“我也看开了,现在哪怕我从此沉沦鬼道永不得出,哪怕魂消魄散永不超生,我发誓从此不再害任何人的性命!”说完,鬼泪如雨下,他想到自己前途渺茫,鬼道阴沉,哪还有个尽头?
李正听了也觉得非常凄凉,赶忙续上酒,勉强安慰他几句。鬼端过杯一饮而尽,站起来转身走了出去,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过了很长时间,李正喝酒时再也没人来陪,只是他想起这事还是摇头叹息,人生不如意,鬼途更不轻松。
有一天,李正坐在院中举杯之际,遥遥望见江边一队华服严饰的人马走来,最前面的人峨冠博带,绯袍广袖,后面跟着无数整齐肃列的侍卫。李正大惊,怕是朝廷重臣路过,就转身想躲进屋内回避。
那最前面的官员向他招手说话,一听声音原来就是那个鬼。他捷步走来高兴地对李正说:“上帝因我仁德好生,已经赦为本地土地神了!”
说完他们全都消失不见,留下庭中惊愕的老渔翁。
颜光衷说:宁愿自己承受苦难,一而再,再而三,此心不变,善根遂定!鬼道尚且能生天,何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