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喜欢能有个人一起聊聊天,随便天马行空,畅所欲言。当初找男友时,就好想找个外向的、健谈的。
当年认识老公时,我觉得他是我喜欢的类型,桀骜不驯。相处久了,才知道其实他不善言辞。只是个性很强、自信、有主见。
感情出现裂痕,还是源于我觉得他不求上进。在深圳这样的城市,他只满足于工作稳定、不那么累就好。之前的两家公司离家只有十分钟路程,他为自己可以多睡会儿懒觉而高兴不已,工作也从不加班。婆婆还经常津津乐道:他儿子就是有这个福气。我却觉得他这是没追求。
如今想想他这是多聪明啊,让自己舒服就是最好的状态。我们价值观不同,所以我活得很累。
我总觉得趁年轻应该为年老做准备,好好奋斗打拼。在我五十岁的前两年,我出现了焦虑,就是因为好想实现财务自由,让自己能顺利退休又没有后顾之忧。只靠死工资是不行的,于是做微商卖水果、做159的代理、去中山买房、买理财产品、做京东的推广等等,不停折腾着,想给自己的梦想创造条件。50岁那年我没能如愿退休,压力又不断的袭来。因为一直只能靠自己支撑着,很无助、很失落。
那个春节,疫情来了,大病也来了,一切就戛然而止了,那年我52岁,人生就此改写了,一切都变了……
儿子上大学都是老公出的钱,所以我是欠着这一笔债的。他也跟我提起过。那几年我给家里贴补了很多,P2P暴雷,也让我血本无归。
可能有钱未必能过得很舒心,但是没有钱肯定会过得不洒脱。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他总说我虚荣,总考虑钱。我解释说,我觉得钱并不需要太多,够花就好,我希望的是可以不用为钱算计、在需要钱的时候可以不为难。而他不理解,觉得我很物资。
当他失业后,我让他跟他姐夫一起把工厂办好,可他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后来是改了年龄,改小了十岁,才有了面试机会,进了那家国营企业的外包公司。不是正式编制,他也不在乎,自恃清高说他的重要性,反正可以干到退休,只要他愿意。
我很不屑,对于他作假、对于他外包又外包的公司,我觉得他大材小用,不应该委曲求全,可他全然不顾,自鸣得意做到现在。从年轻到年老,他就没有拼搏过没有奋斗过。他心安理得,我却觉得不甘心。我们的人生观差别真是太大了。
初中时,热播的电视剧《排球女将》看得我热血沸腾,努力像小鹿纯子学习,每天早上去跑步,来回有个五公里,还练各种动作,让自己臂力大增。高中时,我参加学校运动会田径比赛得了不少名词。大学里,不管不顾上台演讲,爱画画爱跳舞爱写诗,就是不愿虚度了大学时光。工作后,参加技能比赛、开发管理软件,参加微软考证,总想拥有十八班武义。
从年轻到年老,我都算是有激情有梦想的人,不甘平庸,总爱憧憬未来。很多年里我最喜欢的那句话就是:有梦最美希望相随。
理性的他、感性的我,相伴二十多年了依然不能互相理解。
他现在的工作很清闲,上班时可以炒股、可以下棋,我认为他在浪费生命。他却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有这个资本。
是啊,他的一切都是对的啊,他对自己好、他爱自己、他不给自己压力、他从不不委屈自己。而我却恰恰相反。
如今,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一切都变了,脆弱了、怯懦了、不再有梦想了,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愿意觉醒了……